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认识的理论成果。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五个必由之路”时明确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这一重大论断为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从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遵循。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来的。创新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旨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制度的创新,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大趋势,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健全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确保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协调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旨在通过完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长期累积的种种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旨在全面增强全社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共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提高永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开放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旨在遵循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的历史经验,顺应全球化进程的新特点,探索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旺盛活力。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旨在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累国家发展最深厚的伟力。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推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已经历史性地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发展面临的挑战已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思想内涵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14亿中国人过上现代化的富裕生活,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践,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从未经历过的。后发的历史境遇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复制西方国家历史上那种掠夺全球资源,并将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社会矛盾转嫁到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更是赋予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更丰富、更能体现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的价值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针对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复杂性、艰巨性挑战提出的发展方案。必须看到,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经济发展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产业技术总体上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只有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克服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和挑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五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必然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摆脱后发国家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被动局面;只有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全面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只有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才能长期保持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只有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广泛吸纳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只有全面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在做大做好“蛋糕”基础上,分好“蛋糕”,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发展理念作为超越西方工业化、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内涵,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丰富的中国发展智慧。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充分彰显了新发展理念强大的现实生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全球范围的疫情起起落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扩大,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越是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居的变革时期,我们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精会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系统思维,聚焦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校正同新发展理念相悖的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锚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扫除一切妨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强大激励机制。三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好应对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可能遇到的干扰,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