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近日提出,“双碳”计划将会带来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一个重大的技术创新和投资机遇,一场配套的制度变革和创新,一次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理念和方式的系统性重大变革。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起步阶段,刘世锦从分析节能、减碳、能源安全三个指标的特点和关系出发,提出三个观点:
第一,减碳不能单打一,而应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因为中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区别。发达国家工业化的高峰期已经过去,进入了服务业为主的阶段,常规污染问题基本解决,生态环境总体上比较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减碳。但中国情况不一样,环境污染问题真正的拐点还没到来,生态破坏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更重要的是,我们仍然有必要也有可能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更具体地讲,就是中速增长还可以保持10年左右。这几个方面都很重要、都要抓,而且都要硬,不可偏废。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机制。
第二,减碳不能是运动式的。应该明确,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要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更不是在不具备绿色技术和供给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绿色转型的规律和市场规律,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通常我们讲,“破旧立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应该是新的不来旧的不能去,这就是中央强调的“先立后破”。所以,着眼点还是重点放在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上,在确保产业供给安全、能源供给安全的前提之下,平稳实现绿色转型。
第三,减碳指标不能错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用实物的数量指标,比如某个行业的产量、生产领域中包括能耗在内的投入品的数量,作为(或者实际上成为)宏观考核和监管的指标,很容易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我们应该少用、慎用行政性办法,多用经济性、市场性的办法减碳。
在实现“双碳”目标起步期,还是要做一些对绿色转型属于打基础、立长远,现在必须要做的一些事情。这里面重点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关于制度创新,刘世锦认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建立碳账户,还有生态账户,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绿色责任账户。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地方的创新,呼吁给地方更大的自主创新空间,一方面做一些“规定动作”,另一方面再做一些“自选动作”,调动各地创新的积极性,把我国“双碳”目标通过建立碳账户和积极探索,能够真正落实到地、落实到位,扎实有效推进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