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徐迅雷:生生的植物与不息的博物
发布时间:2022-04-20 10:28:54

春天抵达,万物生长;时光无声,岁月有痕。4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植物园这一天在北京正式揭牌。植物园分为南园和北园,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已收集各类植物1.5万余种,并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

我国地理跨度极大,地貌和气候多样,植被类型丰富,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高等植物3.7万种。植物园属于现代科学文化事业,是“生生的植物”与“不息的博物”的结合体;丰富的物种收集,是植物园的根本特色;无论是活的植物,还是不死的标本,都具备保存、研究、学习、教育、欣赏等功能。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国家植物园,就是一个最大的植物博物院。博物馆或博物院,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名片,通过展示与研究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折射出精神文化的厚度深度。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与科学女神的通称。古希腊的特尔费·奥林帕斯神殿里,曾有一座收藏各种雕塑和战利品的宝库,那是古代博物馆的开端;建于17世纪的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的博物馆;1905年由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则是我国第一座自主创办的公共博物馆。

在天堂杭州,随着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良渚博物院联合都市快报橙柿、晓风书屋,开启“寻找良良”招募计划。“良良”是良渚博物院鼎鼎大名的卡通IP形象——智慧可爱,充满灵气。此前,良渚古城遗址在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而成为世界遗产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今天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同样也是文物与植物的双重展示,美不胜收。

早在整整100年前的1922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动物学家秉志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这成为我国生物学研究之滥觞。植物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超我们的想象。人类的发展变化,大抵是植物形塑的结果:人类直立行走,是为了更好地采摘果实;人类形成视觉,源于分辨不同果实的需要;人类用火,主要是为了化解植物毒素;种植小麦和水稻,促使人类由迁徙变为定居;而文字的出现,最初是为了统计粮食数量的需要……在研究者眼中,“人类驯化了植物,植物塑造了人类”;而被时光打磨过的植物,最终变成了博物文物。

植物往往是很神奇的。一位生活在浙南绿谷的朋友,在国际博物馆日这天,在朋友圈晒出两坛存放了30年的干菜,至今完好无损、香气扑鼻。那是已经辞世的外婆亲手晒好的干菜,如今已成为了“老古董”,完全可以进入博物馆,作为浙江农居生活的见证。

保护植物,研究植物,欣赏植物,书写植物,是科学,也是人文。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总在山麓分手,又在山顶重逢。”科学研究与文化艺术,由此可以“重逢”在国家植物园,永永远远。

与人类一样,植物的一生,其实也是奋斗的一生。在气候万变的今天,保护生物多样性尤为迫切,人类要为植物打造当代的“诺亚方舟”,从而抵御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灾难。

让我们从植物开始,爱上博物!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