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宇(后右三)加入志愿者行列。 记者 杨子健 摄
杭州日报讯 还记得那个被本报《倾听》栏目报道过的“天才翻译家”金晓宇(详见本报2022年1月17日12版)吗?幼年不幸眼部残疾,后又被确诊为躁郁症患者的他,因为翻译找到了和命运抗争的武器,至今已翻译出版了22本书、近七百万字,并广获读者好评。
这位引发全网关注的“天才翻译家”,最近又干了件了不起的事——穿上红马甲,用“翻译”助力亚运!
4月8日,在拱墅区湖墅街道双荡弄社区党群活动室里,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正为辖区“墅小红”志愿者传授与亚运会、亚残运会相关的英语、日语和手语。教学队伍中就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者——金晓宇。这是他穿上红马甲以来,首次在众人面前分享自己的外语学习经验。
让金晓宇成为志愿者,这在父亲金性勇看来,原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契机就出现在不久前的一天晚上,金家所在社区的党委书记黄丽娜,接到晓宇的求助电话:“家里黑了。”在一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上门为其更换灯泡后,金晓宇冷不丁问了一句:“我可以成为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吗?我很有力气的。”略带纯真的话让金晓宇的父亲和黄丽娜都很高兴。黄丽娜告诉晓宇,人各有天赋,你的力气可以花在文化宣传的强项上。于是,金晓宇便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墅小红”。
穿上红马甲,手上的笔也没停下,金晓宇把《十里银湖墅》这首诗译成了英文版。“在湖墅生活了几十年,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的回答依然简洁。
在金晓宇分享的经验里,翻译的魅力在于它存在无穷可能性,而在无限接近原文意境的征途上,修炼的远不止语言。没有文化支撑的语言是单薄的、不够准确的。
本报在今年1月刊登《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后,近几月金家的客人可不少。令金老高兴的是,儿子对外界的抵触感降低了。主动穿上了红马甲和大伙分享学习经验、着手创作本地文化作品、尽量配合来访的各路朋友……不仅如此,以前没有朋友的金晓宇,“找回”了杭州高级中学的老同学。3月9日,金晓宇50岁生日,10名老同学上门为他庆生。
另一个好消息是,金晓宇的眼疾或在近期能有一些转机。“近期就诊时,医生说具备注入人工晶体的手术条件,或能恢复左眼一小部分视力。”金老说,接下来就是要做通儿子的思想工作,毕竟哪怕只是一点点视力提升,对金晓宇来说,也许就是多一束照进来的光,多一片世界的色彩,同时,也多一份机会更清晰地看见杭州、助力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