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办赛精彩 参赛出彩 事业添彩 市残联以千钧笔力作答亚残运会“考卷”
发布时间:2022-04-01 10:17:21


杭州日报讯 体育是灯塔,指引残疾人找寻生活意义;体育是舞台,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体育是镜子,映射城市的幸福与温度。

天堂杭州,山水形胜,人文炽盛。侧耳聆听,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脚步”渐近,氛围渐浓,待金桂飘香,两场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即将启幕。眼下,市残联正为亚运、亚残运筹备决战决胜阶段全力以赴,做好参赛保障,提升全市域无障碍环境,开展各类残疾人文体活动喜迎盛会。

高水平办好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党中央交给杭州的重大政治任务。对于杭州23万名残疾人朋友来说,亚残运会是残健融合、展现杭州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成就的新窗口,不仅要办赛精彩,更要参赛出彩、事业添彩,为杭州“助残共富”、建设共享幸福新天堂绘就多彩底色。

快马加鞭备战,高水平打造残疾人体育高地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杭州亚残运会是一次勇立潮头、拼搏奋进的盛会,也是残疾人运动员追逐梦想、交流共享的广阔舞台。

“希望所有参加亚残运会的同胞们,在赛场上突破自我,赛出风格。”刚刚拿到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组)和女子短距离(坐姿组)两枚铜牌的杭州籍残疾人运动员李盼盼,寄语备战中的残疾健儿们。

李盼盼是首位参加冬残奥会的杭州籍运动员,也是首位为浙江省、杭州市赢得冬残奥会奖牌的运动员。这个面容清秀的杭州姑娘,天生有一股韧劲,她2018年入选中国残疾人越野滑雪队,经历4年训练,取得了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入场券。

对于李盼盼来说,整个备赛过程并不轻松。每天早上六点四十起床,七点吃早餐,八点半训练至中午十二点。下午除安装越野滑雪器材,李盼盼还会给自己加练一个半小时,甚至晚上队友休息时她也不停歇,一天下来要滑25公里左右,最长时达到30公里。最终,她在北京冬残奥会的赛场上获得两枚铜牌,一个“第四名”的好成绩。

赞誉声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冲刺竞技体育,是所有如李盼盼这样残疾人运动员的荣光与梦想。今年10月9日,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将齐聚杭州,角逐564枚金牌。

登台争光,建功亚运。今年3月9日,市残联印发《共富路上迎亚运六大行动方案》,动员全市残联系统和残疾人群体投身亚运筹备工作。当下,杭州正快马加鞭进行亚残运会运动员选拔选送、备战征战、服务保障工作。

“目前,省队共有146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训,其中杭州籍运动员有55人。国家集训队预计将在6月组建,获得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有望入选。”省残疾人文体中心体育科杨剑说,杭州残疾人健儿有望夺金的优势项目有游泳、举重、自行车、盲人门球等。目前,运动员们正火热备战,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时长达五六个小时。

相对于健全人来说,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集训中还要克服身体残疾所带来的困难。“比如高位截瘫的重残运动员因神经系统损坏,无法排汗,训练期间只能通过喷冰水、扇扇子等物理手段来降温。每天,他们还需要提早至少1小时起床洗漱,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在杨剑眼里,这次家门口的赛事意义重大,每一位残障健儿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杭州将抓住亚残运会契机,高水平打造残疾人体育高地。”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有1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近年来已率先建设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残疾体育工作者三支队伍,坚持“赛事+训练”选拔工作机制,全力输送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到国家队、省队训练参赛。同时加强团队保障、激励保障、参赛保障等“三保”支撑机制,鼓励残疾人运动员不断超越自我,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创造历史。

助力畅通无碍,鼓励特殊群体走出家门同享盛会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眼下,杭州不少地方因亚残运会筹办正发生着变化,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特殊群体,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生活便捷。

去年5月,富阳区在全市率先试点“无障碍环境一张图”智慧场景应用,让残障群体搭上科技的便车,更具安全感出行。今年6月,这一数智应用将在杭州全市上线。

“我行动不方便,以前出门必须带上导盲犬。”小蔡是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几乎每天都要外出的她,已切身感受到无障碍环境建设为视障人士出行带来的便利。现在,她只要打开手机里的春芽无障碍地图APP,通过语音导航,就能实现精准、安全出行。“以前的地图导航偏移严重,现在语音输入目的地,这个APP就可以配合盲道,精准引导我的行进方向,让我走得更踏实。”

即便是过十字路口,小蔡也不慌不乱。“几个重要路口都装上了红绿灯过街音响,当我距离路口50米左右时,智能手机上的春芽无障碍地图APP就会通过蓝牙信号交互,触发红绿灯过街音响,发出提示音。”

出行无碍,是每一位残障朋友走出家门、一同享受亚运盛会的愿景。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障碍一张图”全面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出行需求,让杭州这座幸福之城愈发开放、包容。

“我们通过对全市主要道路、广场、公园等绿地,办事服务、医院、场馆、车站、场所等公共建筑的数据采集,形成无障碍数据库,将基本合规的数据录入地图平台,形成可供展示、查询的无障碍地图。在此基础上,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优的规划路径,实现视力障碍、肢体障碍等需求人群的无障碍导航和搜索服务。”市残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易良成这样说。

目前,“无障碍一张图”已采集完成4670个公共建筑、3300公里人行道路、70000个道路设施等达10万以上系统数据。今年底,在原有设施点位采集的基础上,杭州将打造无障碍环境数字驾驶舱、无障碍交流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无障碍导航服务。

扶残助残,爱满杭城。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成果,已践行于杭城的方方面面。共富路上,杭州合力共促残疾人的幸福真实可感。

为解决听障人士参与社会的问题,杭州正加大“手语姐姐”翻译系统200个点位的布置力度;创建15个省级无障碍社区,提升81个无障碍社区建设水平;推进残疾人家庭改造1000户;推进无障碍体验督导员100个以上项目的体验进度,包括亚运场馆及周边一公里在内的无障碍督导,为亚残运会召开护航;积极打造138个无障碍示范点,为亚残运会提供展示交流的无障碍点位。

浓厚盛会氛围,引领更多残疾人“唱响”自强不息

“心相约,梦闪耀”,杭州亚残运会是一次激情澎湃、携手共进的盛会。在体育精神的感召下,杭州亚运氛围日渐浓厚,更多残疾人站起来、走出去,奉献社会,“唱响”自强不息。

“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冬奥健儿的飒爽英姿,还有赛会志愿者的靓丽风采,我就想着一定要争取当一名志愿者,参与这场家门口的盛会。”今年2月14日,首场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赛会代表性群体志愿者面试选拔现场,来自临平区的28岁姑娘小沈,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介绍自己。

小沈是一名肢体四级残疾人,曾在英国留学5年,有多年志愿服务经验。对这一次参加亚运志愿者的选拔,她很期待:“希望可以发挥我志愿服务的经验和英语优势,用我最专业的能力去服务本次赛会。”

自去年5月22日亚运赛会志愿者启动招募以来,前期经过自主申报和各区、县(市)推荐、筛选,共有35名残疾人进入面试选拔。这其中,年纪最小的20岁、最大的40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比超过95%。半天时间,面试官们从外语口语、形象礼仪、心理素质和综合素养等多方面考核申请人的能力素质,最终预录取25名残疾人成为亚运志愿者。

杭州亚残运会是全亚洲残疾人的盛会,承载着残疾朋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彩人生的梦想。金秋,如何让杭州23万特殊群体一起感受亚运的快乐?

“2019年以来,结合特奥日、健身周、文化周等节点,全市残联组织以文体艺术为载体,组织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残疾人活动,宣传亚残运会。”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市残联积极打造“喜迎亚运会 爱达百千万”品牌,组织一百场活动、走进一千户残疾人家庭,将亚运精神以“爱”为载体,传递给上万残疾人朋友,开展“亚运四进”活动300余场次,两万余人次参与。

为了激发残疾人朋友参与,市残联还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第31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喜迎亚残”融合运动会暨第十五次“全国特奥日”活动、“相约亚残、共富添艺”杭州市残疾人文化艺术评选展示活动、“学手语、育爱心、迎亚运”以及“喜迎亚残 共融共享”康复体育进残疾人家庭(残疾人之家),并对接“寻找2022个亚运梦想”公益行动项目等。今年2月底,杭州市第四届“最美杭州人——十佳残疾人”和第五届“最美助残人”也已启动评选,在广大残疾人和助残人群体中选树典型,展示杭州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和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柴悦颖/文 记者 张之冰/摄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