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科技伦理,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科技伦理的话题似乎十分高大上,其实它与我们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当下有一个热词叫“算法”,“算法”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一家互联网平台究竟采用怎样的“算法”?就是一个标准的“科技伦理”问题。“大数据杀熟”“弹窗轰炸”“最严算法”等等,都是与科技伦理背道而驰的。
《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第一段里有这么一句话:“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第二部分“明确科技伦理原则”,将“增进人类福祉”列为第一条,其他四条是“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科技伦理其实就是人类伦理在科技领域的延伸,科技的主体是人,是人而不是科技,主导着科技的方向——究竟是造福人类还是为祸人间?科学技术越发达,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就越凸显。有一个中国成语可以很好用来阐释科技伦理的意义:“铸剑为犁。”冶炼、锻造是科技,铸剑还是铸犁则是伦理。
近日,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被曝光,其用意何在?真相如何?是否存在危险病原体泄漏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就都与科技伦理密切相关。日益发达的生物科技解决了人类在医疗、健康、营养、环境、生态乃至温饱、生存方面的诸多难题,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然而“生物武器”的发明与不断升级迭代则是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抗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然而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长期掠夺性开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各种化学原料与农药毫无节制地使用,其结果,是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正常的生物链遭到破坏,大量的动植物濒临灭绝,让人类陷入生态环境危机。所以生态文明也是科技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发展必须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科技大国,正在向科技强国迈进。面对科技发展衍生的一些新问题,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科技伦理建设,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科技伦理”,并于翌年成立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此次《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技伦理体系”,那么要说什么才是“中国特色”,有一条必不可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科技伦理推动科技向善,让科技助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