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不平,谁在挖坑?契约不守,诚信何存?
在这个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直播带货在急吼吼、热腾腾地进行,问题与笑话真当是不少。
央视3·15晚会,第一炮指向直播运营:女主播微信实为男运营,将不明真相的粉丝大哥骗得团团转,使其掏空口袋里的钱,不断刷礼物打赏;第二炮指向网络直播带货销售翡翠欺诈问题,所谓缅甸翡翠代购直播间,实为国内写字楼搭的布景……
《都市快报》“深8度”栏目,则以8个版的大篇幅推出3·15特别报道,揭开网络平台上的种种消费陷阱:电商平台上的南京同仁堂到底卖的什么“药”,老字号为何大做贴牌生意变成了医药界的“南极人”?是谁导演了58同城上的“天价维修”?社交平台上的“0元学”是真培训还是换了马甲的网贷?相亲套餐万元起步的婚恋平台套路有多深?等等。
知名演员潘长江直播卖酒有一阵子了,3·15这天却意外被送上了热搜。此前有媒体报道说,潘长江曾经在直播时称“我和茅台董事长认识十几年了,昨晚我把他灌醉了,让他签合同给我定价权”。对此,潘长江明确回应:没说过类似“和茅台公司董事长认识十几年了”“昨晚我把他灌醉”这样的话,是有人断章取义吸人眼球。
姑且不论是否说过这句话,媒体还报道,潘长江在直播中还“乱标价格骗粉丝”,宣称茅台虎年生肖酒原价6600多元/瓶,他以4799元/瓶的“优惠价”卖给你,可实际上该酒市场价仅为4500元/瓶左右。对此,潘长江说,他并不了解市场价,只知道供应商给的就是这个价钱,“你给我多少,在我直播间就卖多少”。这恰恰道出了如今直播带货的问题:播主事先并不研究各种价位,供应商如果给了比市场价更高的价位,也是“照单全播”,让粉丝们“照单全收”,悄然导致其实际利益受损。
潘长江本来是一个优秀的小品演员,是在央视春晚的大舞台上直播的,而今跑到了小小的网络平台直播间里搞直播卖酒,这样的“华丽转身”还真是出乎意料。过去潘长江名气太大,远超新闻界的老前辈范长江,以致于杭城某报招聘采编人员时出题问“范长江是谁”,被回答成“小品演员”。而今走进直播间的潘长江,大约还没有完成身份转换,直播“台词”不能随意“编”、“醉”着说。
网友回放的一个直播视频中,潘长江在兴奋地推销一款外包装花里胡哨、每瓶定价19800元的酒,他指称瓶盖顶上还有一个“钻”:“据说价值100万!”这是明显的“满嘴跑火车”,只不过他以表演的方式夸张地说“据说”,仿佛是酒喝高了之后的“醉话”,没人会相信。此可谓:心中有钱,眼里发光,脑子兴奋,嘴巴胡言。
不是说文化人不要抓经济收入,也不是说文化人不能搞直播带货,而是多少得给原本“文化人”的身份留点面子。某位文化人一场直播带货只卖出十五罐奶粉而被讥为“现代‘十五贯’”,挨批后有反思。作为喜剧演员的潘长江,直播卖酒,演小品似的进行直播带货“表演”,形式不是不可以,但得小心,不能让嘴上的“火车”跑出轨,更不可突破诚信的基本底线。立艺先立德,为文先为人;离开了舞台到了货场上,也要牢记“为商先为人”。
当然,潘长江比那个逃税的青年演员邓伦来得好。3月15日,“帅哥”邓伦被上海税务机关缴罚税款达1.06亿元,其千万粉丝的抖音等社交账号也已被封。邓伦此前经税务机关提醒督促,仍整改不彻底,爱钱爱到了冒险违法。事实上,一个人太想钱,钱反而会逃走的。
3·15期间被媒体曝光的商业糗事乃至违法犯罪的事,都是“金钱至上、诚信丢光”的范例,需要警醒。任何人,无论是直播卖酒还是卖其他的货,自己可别“醉”,更不能“昏”。
诚实立身,信誉兴业——这是基本常识。一个社会人的权利义务,不再由身份决定,而是由契约决定——从身份到契约,从契约到诚信,这是人类的发展进步;而立法立契,就是一种约定,遵法守约即诚信。市场经济是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不仅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主导,还有一双“隐形的眼睛”在看着,在“监视”每个投身其中的人,要求必须做到诚信,必须守好自己的信用。
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之基。潘长江和潘长江们,如果要在直播带货一条道上走到底,那还是赶紧忘了自己曾是艺人明星的“表演”身份,老老实实做好“直播间里的商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