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乡村是什么,如何推开未来世界的大门?
在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的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或许人们能够找到答案。
径山村,青砖黛瓦、十里禅意,有着“径山万寿禅寺”和“径山茶”两张金名片,这里被誉为“禅茶第一村”。
2015年,余杭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高品质大都市新区,确立了“三城三镇+大径山生态区”的“3+1”战略规划布局,拉开了大径山开发建设的序曲。自此大径山生态区以建设“乡村国家公园”为目标定位,走上了径山寺复兴和禅茶文化挖掘并重的路子。
从僻远的困难乡村,一步步发展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径山村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蝶变,获得了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等国字号荣誉。
这一切发展的背后,是径山村对于各种发展路径的探索。
在径山村游客接待中心,“云上禅村”乡村数字化智慧平台集成社会治安防控、智慧便民服务、旅游咨询服务、数字化精细管理等,实现村庄规划、经营、环境、服务、治理一张图、一网通。
除此之外,这里搭建“径山‘茶多分’”互动平台,对村民行为进行积分量化考核,激发村民在村级事务开展中的共管、共治能力。径山“未来低碳”“未来治理”的新场景不断推陈出新。
而在“未来产业”“未来风貌”等场景的耕耘上,径山也早早打好基础。2019年径山村就成立了杭州径山禅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探索乡村美丽经济发展新模式,不论是旅游还是民食民宿、农产品等,都统一用禅村品牌,并由公司统筹运营。
2021年8月,径山村的市场化运作再上新台阶。径山村与杭州知名的本土企业华立集团正式签约,组建径山村资产经营公司,以提升特色农业品牌、打响径山旅游知名度。
除了村企合作,径山还打造了具有径山特色品牌的民食民宿产业联盟,品牌化运作文旅IP“径灵子”,通过家族传承、产业发展等吸引本村年轻人返乡创业、外地人慕名而来……以数字之“灵”、市场之“活”,径山在未来乡村探索之路上,积累了一批灵活多样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全省未来乡村建设贡献了径山智慧。
接下来,径山村将聚焦产业、风貌、文化、邻里等九大未来场景建设,着力于“数字+农文旅”的产业融合,聚焦村内核心产业“径山茶”的发展,打造产业特色型未来乡村。
环境立区生态绿点亮全域美
乡村唯有走向未来,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如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愁可寄、梦想可承、未来可期、令人向往的未来乡村?余杭不断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擦亮未来乡村建设的生态本底。
2009年,余杭开始实行瓶窑组团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并于2020年出台《关于完善大径山生态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区财政每年根据生态保护工作绩效对西部五镇进行生态补偿,用于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2021年补偿资金达2.2亿元。西部径山、黄湖、百丈、鸬鸟、瓶窑五镇卸下了经济指标的包袱,把保护生态、提升环境作为首要任务,早在2014年就已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力打造余杭“全域美丽”新优势。
追青逐绿新“碳”索,在百丈镇,这里依托竹林资源开展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探索出了一条资源价值有效转换的生态共富之路。目前,该镇半山村已基本实现“零碳村”目标,百丈镇已被列入杭州市首批低碳乡镇(街道)。
美丽乡村迎蝶变,余杭锚定“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目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让乡村更生态更宜居。截至目前,余杭区已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街7个、特色精品村13个,市级精品村35个、精品示范线6条,全区规划保留行政村实现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
同时,余杭加强美丽乡村长效管护,建立了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护、垃圾分类等长效管护机制。其中,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上,建立了涵盖城市、农村、公路、河道四大区域“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实行建立一个部门统筹的管理体制、成立属地一条线分管的专职机构等“六个一”管理。
探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余杭是全国最早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县(市、区)之一,绿色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一位;形成“美丽城区+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的新格局,先后获得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区)等称号……坚持“环境立区”战略,余杭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
乡村经营新路径引领新潮流
如果说,美丽环境是余杭建设未来乡村的起点,那么美丽经济则是余杭建设未来乡村的支点。余杭以乡村运营的巧思,盘活乡村要素资源,放大优势做足特色,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让“美丽生态”变“美丽经济”,为未来乡村建设注入源源活力。
“能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空气,酣畅淋漓地踢场球,真是一种享受。”在良渚街道新港村的足球场,这里已经成为当下运动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以足球产业为核心,注入运动产业,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在村里运营、拓展体育项目,“运动新港”品牌逐步打响。目前,该村建有2个篮球场、2个足球场、1片波浪道场地。其中,足球场已成为浙江省青少年足球基地,可承接省内各大中小学校的足球培训和赛事。
除了“运动新港”,永安村“禹上稻乡”、小古城村“古灵精乐园”等乡村品牌不断出圈,余杭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导向,推动乡村由“建设”到“经营”的转型升级。
坚持以农业农村为基底,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以乡村旅游等业态为载体,径山镇小古城村等17个村已经成立了乡村运营公司。在全省率先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行动,制定“十有十无”标准,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创建工作,余杭街道永安村等11个村开展创建工作。自创建以来,共接待游客约3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200万元。
乡村经营蒸蒸日上,优秀人才纷至沓来。余杭出台《余杭区扶持培育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实施办法》,支持设立村属企业的村引进农村职业经理人。自2019年起连续3年开展农村职业经理人招聘工作。目前全区15个村共招聘到农村职业经理人15名,有效贯彻省政府提出的“两进两回”行动,推动人才要素流向农村,为建设未来乡村提供专业的人才保障。
高歌前行
齐携手迈向共富路
未来乡村建设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迈向共同富裕的大门。
2021年余杭GDP总量突破25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收窄至1.58,居全省前列。在余杭,城郊的一些乡村已经享受了城市发展的红利,摆在余杭面前的难题是,如何缩小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让全民共享城乡发展红利。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美丽乡村行动、扶植集体经济发展的时候都会更多的向相对薄弱村倾斜,全力推动其经济发展。”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相对薄弱村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造血”式帮扶?余杭实施“飞地抱团”,鼓励积极发挥全域党建联盟资源优化整合作用,发展跨镇街、以镇街为单位跨村的抱团发展项目,通过组建项目管理公司等方式,引导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将分散资源集聚,实现规模经营、联合发展。同时,深化结对帮扶,健全完善区内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帮扶指导、技术支持等方式发挥部门资源优势,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余杭区从村级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不断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从转移支付、增长激励、税收奖励、项目补助等多个方面为发展集体经济保驾护航。2018年以来,累计拨付区级资金2.81亿元,重点发展一批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形成发展模式多元、利益全民共享的乡村新经济,推动创建全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2021年,全区143个村级组织以及实现村经营性收入8.46亿元,村均达591万元,全面消除村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下薄弱村,88.8%的村社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
除了强村富民,余杭还有更远大的目标——打造全国共同富裕标杆。2021年8月,余杭区启动实施西部富美三年行动,推出一系列助力该区西部瓶窑、径山、黄湖、鸬鸟和百丈五镇发展的举措,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乡村经济实力、生态环境质量、文化软实力、公共服务水平和幸福指数。
余杭将强化城乡联动,打造未来科技城与西部五镇山城协作发展联合体。目前,未来科技城已经向西部五镇输送了修正药业等20余个重点项目,还将帮助西部五镇农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引荐直播电商企业为农产品直播带货等。
接下来,余杭将立足打造全国未来乡村实验区的愿景,以“数智赋能、环境提升、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兴盛”为重点,以未来乡村示范带创建带动未来乡村组团式、协同式发展,通过“一统三化九场景”建设,实现对余杭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建设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样板。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未来乡村,余杭,与你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