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一座活力创新之城,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未来五年计划中,创新和实体经济被放在了最前排的位置。
说起杭州的实体经济,首推萧山——改革开放伊始,萧山就“勇立潮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今天的萧山产业兴盛、民营经济实力雄厚,“萧山制造”闻名海内外。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萧山继续“奔竞不息”,主动拥抱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将创新进行到底。
未来五年,作为杭州产业大区的萧山,将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十四五”下的萧山人,又将如何做好产业浪潮下的“弄潮儿”?
近日,我们采访了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展望萧山区的未来五年。
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王敏:
报告站位高、立意新、谋划深、着眼实,政治味、杭州味、时代味都很浓,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既讲普通话,又有杭州味,是一个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的好报告。
萧山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02年调研萧山时提出的“不断提升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当全国先行者”的指示要求,不折不扣抓好市党代会报告精神的贯彻落实,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在亚运筹办上唱主角、扛重担。“一切围绕亚运,一切服务亚运”,把高质量做好亚运筹办各项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二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充分发挥实体经济本底优势,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建设,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提升首位度、做出新贡献。
三是在数字化改革上立潮头、当先锋。聚焦“152”和“141”体系的有效贯通,充分发挥“一网统管”全量事件汇聚、疑难事项判定、多跨事件流转、城市问题预警、全域体征监测、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四是在推动共同富裕上走在前、作示范。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围绕“1+7+N”“1+5+N”整体架构,奋力打造20项具有萧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全省共同富裕提供萧山样板。
做赶考路上的“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 数智新萧山”聚焦“四大优势”“四对关系”“四大突破”
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萧山有这个底气。过去五年,萧山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2000多亿元,在全省名列前茅。
奋进新五年,萧山将当好全市的领头雁,各项工作领跑全市。
成为全省的排头兵,不断提高工业化,力争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加快推进城市化、数字化,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浙江“四大”建设中争当模范生。
争做全国的先行者,办好精彩亚运,展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 数智新萧山”,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板;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未来五年,是萧山赶考路上的关键期,如何锐意进取?萧山需要厚植四大优势,把握四对关系,实现四大突破,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 数智新萧山”,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
“厚植四大优势”是扬长避短。包括厚植亚运盛会的主场优势、厚植重大战略的先发优势、厚植民营经济的本底优势、厚植萧山精神的内生优势。
“把握四对关系”是清醒认知。包括把握线性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共性发展和个性彰显的关系、自强不息和海纳百川的关系。
“实现四大突破”是萧山谋定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
第一大突破:聚焦产业跃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大突破。做强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引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加快建成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大突破:聚焦城市提能,在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上实现大突破。全面放大亚运综合效应,迭代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形态……
第三大突破:聚焦以人为本,在营造安居乐业环境上实现大突破,让更多人共享共同富裕成果。
第四大突破:聚焦文化兴盛,在增强城市软实力上实现大突破,让萧山成为人文魅力之城。
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释放着萧山初心不变的讯号。目前,萧山有21万余家市场主体,不乏世界500强企业。实体经济兴则萧山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企业和企业家始终是萧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基础和最强底气。
注重实体经济,不代表与数字经济背道而驰,萧山将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 数智新萧山”,牢牢抓住时代的风口,坚定创新强区、人才强区首位战略,聚焦新兴动能的培育和传统动能的提升,做到两手抓、两手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