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1月29日,凌晨5点。
74岁的顾德兴起来,外面天色还没亮。有雨的声音,很冷。他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出门。这一天,杭州滨江区浦沿街道江南社区临江花园小区,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顾德兴71岁的老伴,童素珍嘱咐他,多穿一些衣服。顾德兴和童素珍两位“70后”的老人,第一时间在社区群里,主动报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他们对区江南社区党委委员、临江花园网格员高雪娇说:“有什么需要帮忙或者跑腿的,喊我们就行。”
“配合社区通知居民按时做核酸检测,同时,维持现场排队秩序是我们的工作。”顾德兴说,做了志愿者,更能体会到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易。顾德兴年轻时当过海军,曾参与制造了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虽然上了年纪,身姿依然很挺拔。
临江花园的常住居民有1587户,5000人。顾德兴骑着自行车背着小喇叭,在小区一圈又一圈地转。喇叭里不断提醒着居民到小区指定地点做核酸。
临江花园有不少高层,住高层的住户听不到喇叭。童素珍就一家一家去提醒。
“阿姨,我们做了两次核酸了,这一次还要做吗?”有人探出头问。“第三次要做的,截至中午12点结束。现在人不多,赶紧去排队。”童素珍说。
人们陆陆续续下来做核酸检测,顾德兴和童素珍已经记不清楚,到底在小区转了多少圈了。他们又去核酸检测排队现场维持秩序。大家都对这对老夫妻志愿者竖起大拇指。看到他们年龄大了,又下着小雨,都劝他们回家休息。“没事,我身体好着呢!”
说起来,顾德兴和童素珍还是“新杭州人”。2014年,他们从西安来到杭州带孙子,也就留在了杭州生活。他们热爱这座生活的城市,也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
顾德兴说:“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小区每家都好,自家才会好。疫情来临的时候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我只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出一份心意。”
从一大早一直忙到下午一点多,工作告一段落。顾德兴开始吃盒饭,饭冷了。他边吃边和志愿者们笑谈这一上午的忙碌。
“我们出点力是应该的,这样的志愿经历在我一生中都是难忘的。”顾德兴说。
“辛苦是有点辛苦的,但是内心很愉悦。杭州也是我们的家。人人都应该献出爱心。”童素珍说。
他们并肩守卫这里,守卫自己的家。
“抗击疫情,人们看到穿防护服的工作者,就知道是医护人员;看到穿‘红马甲’或戴红袖标的人员,一定会想到志愿者。这样的标识就是可贵的信任。”高雪娇说,志愿者也在逆行,默默地坚持散发内心的光与热,说得最多的话莫过于“疫情不结束,我就不回家”“疫情面前,我们不能躲”“只要有需要,我会一直在”。
人在,心在,爱在,行动在。疫情发生以来,浦沿街道江南社区党员志愿者带头,近70名党员和志愿者在一线坚守奋战,织密了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