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
昨日,面对义桥御景蓝湾出现的疫情,为防止疫情扩散,区委区政府紧急部署、立即行动,迅速展开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版刊发一组报道,从医护人员、应急车队司机、志愿者、隔离居民亲属、集中隔离市民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全区上下分秒必争的抗疫斗志和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坚定决心。
医生孙科:取消婚礼奔赴抗疫前线
■首席记者 项亚琼
“凌晨接到的一个电话,却是让人辗转反侧。清晨一则突如其来的新闻,更是让人不知所措。幸福的是昨天就着淅淅沥沥的雨,把好久没聊的闲天补上了,想着仪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心思你知我知雨知道就好。幸福的是还收到了大家的关心与祝福,无比感激与安慰……百感交集,今天也感受着白衣逆行者的不易。希望疫情快快退散,期待春暖花开。”这是新娘朱奇滢昨日发在朋友圈的动态,原本想向亲朋好友表达歉意,却收获了众多点赞。
朱奇滢的老家在义桥镇,是一名小学教师。昨日,本来是她与丈夫孙科举办婚礼的日子。但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小两口原本的计划。丈夫孙科,2016年进入区一医院工作,是一名甲状腺和乳腺外科医生,他们相恋一年多,定下日子准备在萧山举办婚礼。
“家人早就张罗好了婚宴,并通知了亲朋好友。我也向单位请了1天婚假,想着晚上要举办婚礼嘛,一早要起床准备的。”但昨日一早,孙科起床后看到萧山出现疫情的消息,便与妻子商量决定先取消婚礼,回到医院参加一线抗疫。这个决定得到了新娘和家人的一致支持,随后他们分头通知亲朋好友取消婚礼的消息。
“因为婚庆公司已经搭建好设施了,取消婚礼自己可能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是疫情当前,这是我们医护人员该做的。而她的一句‘等你平安回来’,是给我最暖心的力量。”孙科说。从家到医院,是妻子开车送他去的。到达医院后,孙科先去了御景蓝湾小区,之后又与同事一起投入到义桥村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中去,一直忙碌到夜幕下沉。
前线有“孙科们”守住防线,后方有像朱奇滢这样暖心的后援团在默默支持。“取消婚礼,不仅是支持丈夫的工作,也是为家乡抗疫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朱奇滢说。
平安归来,不仅是朱奇滢的心愿,也是所有萧山人对“大白”们的期盼。面对疫情,孙科朱奇滢这对平凡的小夫妻用行动告诉人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毒终将被打败。
转运司机高卫荣:午餐泡了一碗方便面
■记者 朱林飞
51岁的高卫荣是萧山长运公司疫情防控应急车队的一名大巴司机。去年12月8日,因我区出现疫情,他主动报名加入防疫转运专班,近两个月来,一直住在隔离酒店,24小时待命,毫无怨言地奔波在转运隔离人员的路上。
25日夜晚11点多,正在睡梦中的高卫荣接到紧急通知:义桥御景蓝湾出现疫情,车队将第一时间赶往前线,投入转运任务。
高卫荣的睡意一下子全没了,他赶紧起床,检查车况,穿上防护服。夜晚12点20分左右,他驾车从隔离酒店开出,26日凌晨1点左右到达御景蓝湾小区。透过车窗,高卫荣看到小区东大门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此次,长运公司总共安排6辆大巴和1辆中巴到现场。高卫荣的大巴车排在最前面。凌晨3点左右,需要转运前往隔离点的居民在医护人员带领下走出小区,依次坐上大巴车。高卫荣及时提醒大家隔位就座,保持距离。虽然有小孩还处于懵懂状态,但车上非常安静,大家的情绪都很稳定。
凌晨5点左右,车上24个位置都坐满了,高卫荣启动大巴车,向指定隔离酒店驶去。冬天的早晨,城市还没有醒来,加上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车窗外黑黢黢的,高卫荣尽可能放慢车速,将车子开得又稳又安全。40分钟后,大巴车抵达隔离酒店,等候在门口的工作人员指挥大家有序下车。
之后,高卫荣将车子调头,再次开往御景蓝湾小区。7点半左右抵达现场,匆匆忙忙吃了公司同事送来的早餐,在等待转运间隙,赶紧在车上补觉。这个觉睡得一点也不踏实,就怕有突发状况出现。12点半左右,高卫荣开始为第二趟转运做准备。下午1点半,等车上的人员集合完毕,他开车向隔离酒店驶去。下午2点,高卫荣才吃上中饭,因为早已过了饭点,他给自己泡了一碗方便面。吃饭的时间里,他再次接到任务,又有一批人员要转运去隔离。他迅速放下筷子,小跑着跳上了大巴车。
5名大学生志愿者:冲锋在防疫一线
■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黄坚毅
义桥御景蓝湾小区疫情发生以来,全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在防疫一线,有很多志愿者团队恪尽职守,让疫情防控有力度,更有温度。
义桥罗幕村大学生志愿者黄琳琳、黄彬彬、黄晨儿、韩泽凯、黄文鑫5名“00”后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穿上防护服,来到防疫一线,了解居民生活现状,上门进行核酸检测情况登记、劝导小区居民做好居家隔
离管控措施等。
下午4点,室外细雨绵绵,5位防疫小将又一次进入管控区域,为小区15幢楼居民送食品、快递、药品,以及学生的学习用品。
志愿者黄琳琳和黄彬彬是双胞胎姐妹。姐姐彬彬就读于浙江农林大学,妹妹琳琳就读于上海理工大学,都是大四学生,刚放寒假没几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一大早姐妹俩在收到罗幕村发布的防疫志愿者招募信息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黄琳琳说:“早上7点多,我们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来到防疫现场维护采样秩序。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彰显青春担当,当好防疫志愿者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锻炼。”
其实黄琳琳并不是第一次当志愿者。大二的时候,姐妹俩就报名参加了萧山区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从那时候开始跟志愿者团队结缘。
黄琳琳说:“疫情牵动人心,这次我们5个人一起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疫情防控出份力,再苦再累也值得。”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上门了解信息,居民们都很配合。
采访中,正好一辆载有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的三轮车来到了15幢楼下,身材瘦小的黄琳琳二话没说,一手拎着一袋物资走进了单元楼。这一刻,记者看到了“00后”的责任和担当。
采访结束时,黄琳琳姐妹俩许下了新年心愿,愿疫情早日结束,老百姓的生活能回归正轨。
隔离居民亲属王女士:一颗心慢慢放松下来
■文/摄 记者 靳林杰
26日上午,御景蓝湾管控区外陆续有人拿着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赶到,询问工作人员如何把物资送入小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小区居民的亲属、朋友,听到消息后赶来送生活物资。
上午11时,家住闻堰的王女士赶到御景蓝湾,私家车的后备厢里装满了蔬菜、肉类、食用油以及一些生活物品。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还有弟弟都住在小区里,一早得到消息后,立刻采购了一些生活物资赶紧送过来。”最终,在工作人员帮助下,生活物资送入小区,由居民自己拿回家中。
26日一早,听到父母居住的小区被隔离后,王女士很慌张。“当时脑子里想的是父母会不会有风险,马上过年了该怎么办?”王女士给父母打电话询问情况,没想到父母很淡定,只是说不知道要隔离多久,家里的生活物资需要补充一点,“于是,我就买了点物资送过来”。
来到现场后,王女士看到管控区一批批“大白”有序进入小区,超市的物资车也陆续赶到,一颗心慢慢放松下来。王女士说:“弟弟在里面也告诉我不用担心,小区里都在有序进行核酸检测。现在想想,萧山有成功应对疫情的经验,这次应对也很及时,我相信肯定能安全度过。”
王女士说,马上过年了,希望尽快战胜疫情,让大家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早日家庭团聚。
集中隔离市民陈女士:在隔离点过个特殊年
■文/摄 首席记者 何可人
“我刚收拾好房间,煮了一壶养生茶,红灯笼也挂起来了。就算在隔离点,也要有过年的仪式感!”26日上午10时许,正在医学观察点集中隔离的市民陈女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陈女士与男友住在义桥镇御景蓝湾小区1幢1单元。当晚12点半左右,正要入睡的陈女士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与她确认完姓名、住址、工作地点等信息后,告诉她做好被隔离的准备。凌晨1点半左右,陈女士再次接到电话通知,准备进行集中隔离。“对方告诉我,先做好14天的打算,都在室内,把贴身衣物带够就行了。”
“我拿了一些换洗衣物,带了几块肥皂和一些小零食。另外,带上了练毛笔用的字帖和笔,几本书和杂志,养生壶和茶叶、红枣等,还带了10包方便面。”陈女士说,“我还特意带了一只红灯笼,就想着这个年要在隔离点度过了,也要为自己营造一点过年的气氛。”
“清晨4点50分左右,我和男友接到电话,带上行李下到一楼后,就有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指引我们做好姓名、电话、身份证的登记。我们前面有两户人家在排队等候上车,并保持一定距离。大家在医护人员带领下上了大巴车,都是戴着口罩间隔乘坐的。”
早上7时左右,陈女士与男友抵达医学观察点。“我们是被要求两个两个下车,接着分两路进行登记,测量体温,然后发给我一张‘入住须知’,要我签字,纸上还有对应的房间号。医护人员把我们带到房间,都是单人单间,入住后就不能再出门了。”
“一开门就看见我住的房间里,背景墙和沙发也是红红的,还真喜庆。”陈女士说,每个房间里都放有一箱矿泉水,还有洗漱用品、纸巾等。早上8点半左右,有人来分发早餐,“可丰富了,有粥、鸡蛋、咸菜、红糖馒头、红枣发糕、包子、酸奶等。我拍了照片。我准备把隔离期间的三餐都拍下来,做个留念!”
陈女士说,每个房间门口有张小桌子,送来的食物和房间内清理的垃圾,都放在这个小桌子上,实行无接触处理。采访结束时,陈女士说,男友在微信里告诉她,已经有医护人员上门进行核酸检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