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筑牢信念之基,塑造价值之魂,弘扬文明之风,守好道德之本。
2021年注定是谱写华章、永载史册的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杭州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杭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为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学党史悟思想
推动党的理论凝心铸魂
理想信念坚定,方能把稳思想之舵。
一年来,杭州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努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主题内容,在重大决策前开展专题学习,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集中学习19次。广大党员干部认识跟进、学习跟进、行动跟进。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必读书目面向全市发放300余万册,受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在全市上下引发热烈反响。“学习强国”线上学、“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等,引导人们不断走进思想深处、感受思想温度。
权威读物不断涌现,研究阐述成果丰富。《中国共产党杭州简史(1921—2021)》《杭州党史百年经典故事》等编辑出版,为杭州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本土教材。其中,《杭州党史百年经典故事》入选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青年人“挑大梁、唱主角”,杭州的理论走心工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去年以来,我市着力培养了一批涵盖“90后”“00后”能讲、会讲、善讲的青年宣讲员,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模式,开展红色歌曲联唱、红色经典诵读、党史知识问答、重温入党誓词、宣讲团旗交接仪式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增强群众参与性、获得感的同时,强化活动的庄重性、仪式感,让党史学习教育学在一线、热在基层、暖在群众。
深学党史,真办实事。以“民呼我为”为载体,深入开展的“办实事、解难题、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超过56.3万件(次)。创新上线“民呼我为”数智平台,组织开展“民呼我为”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一系列高效暖心举措,赢得广大群众点赞。
做强主流舆论
用心用情讲好杭州故事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辉煌再启新程。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市把庆祝建党百年作为全年宣传工作的主线,全面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奋进正能量,努力营造庆祝建党百年的强大舆论声势。
精心设计“初心之旅”,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2021年4月,杭州遴选51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党史现场教学基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群众走进教学基地,在这里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基因。
全市各级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牢记嘱托 接续奋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等系列重大主题采访,特别策划“点亮杭州红色地图”活动,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报道,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推出“习近平在浙江”“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步一履总关情”“杭州党史故事100讲”“初心在身边”等网络主题宣传,组织开展“遇见美好杭州”正能量短视频大赛等,让主旋律有高频率,正能量有大流量。
面对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及时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各级新闻媒体记者深入一线、挺进前线,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讲述暖心故事,凝聚起齐心抗疫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
为展现好“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把杭州故事讲得更响、传得更广,我市还依托杭州外宣厨房,精心打造《走进亚运》《看杭州》等外宣品牌栏目。创新对外主题宣传,借助“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向世界讲述杭州数字化改革的故事。推出“第三只眼看杭州”,在海外300多家主流媒体网站和社交媒体总传播量达2367万次。举办“共同富裕”专题发布会,推广杭州“共同富裕”建设情况。
2021年,我市还积极构建媒体融合“一张网”,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建成微融媒体中心74家,推出杭州城市大脑市域媒体一体化云平台。加大力度规范出版秩序,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我市成功举办,颁发我国版权领域最高奖项中国版权金奖。
凝聚“最美”力量
共筑最具温情的善城
“95后”新娘护士张海燕脱下嫁衣直奔隔离点,60岁的“白发战士”华云婕“抢着”加入志愿者队伍,萧山江南幼儿园梦想家分园20名教职工与114名幼儿在隔离期间书写“疫无情、爱有声”的暖心故事……2021年底,杭州再次面对疫情防控的巨大考验,也再次见证了满城“最美”的温暖绽放。
“最美”温暖人心,道德凝聚力量。在“最美”引领下,越来越多普通市民为文明“代言”。排队上公交、文明过马路、喇叭不乱鸣、垃圾不落地等文明实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通过“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去年新选树60名“杭州好人”、31人入选浙江好人榜,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全市“最美”人物群像日益壮大。
这一年,城市文明创建再谱新篇。开展数百场“亚运四进”活动,常态化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在全市营造起“杭州欢迎你”的亚运氛围。结合“亚运城市行动”“美丽杭州”建设等,新创建“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99家。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所有区、县(市)文明实践中心全部挂牌,共建成实践所193个,实践站2973个,覆盖率98.5%。有序推开“孝心车位”创新做法,在800多个小区建成4400多个“孝心车位”。率先在桐庐开展全国乡村“复兴少年宫”试点,深化青少年思政教育。
这一年,城市志愿服务收获满满。依托数字赋能,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杭州市文明帮帮码2.0版本的数智系统。“红十字救在身边”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重点工作项目15个基层联系点之一,“快一点”救在身边与“慢一点”礼让斑马线成为杭州文明实践的两张“金名片”。西湖区志愿者协会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上城区“盲人看电影”、拱墅区“武林大妈”、市科协“数字经济”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全国“四个100”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这一年,城市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推进,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提高到83.12岁……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道路上,杭州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将更加绚丽。
全面深化改革
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之光,照亮前方。2021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全面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站在时代前列,打造精品力作。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成功举办首届宋韵文化节,开辟“南宋有约”等5条主题旅游精品线路。电视剧《大浪淘沙》《绝密使命》《风声》,电影《红船》,广播剧《红船·初心》,纪录片《我与大运河》……一批杭产主旋律影视精品叫好又叫座。魔术剧《明家大小姐》、越剧《黎明新娘》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魔术《牌·魂》荣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22个精品项目入选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数量创历年之最。
文化惠民不断“升温”,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如今,杭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杭州书房等公共文化设施遍及城乡,群众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到2021年,全市累计建成文化礼堂1954家,500人以上行政村实现全覆盖,“礼堂文化管家”有力助推文化礼堂大门常开、活动常态、群众常来。新建杭州书房47家,“家门口”的图书馆既有高颜值更有高品质。打造“城市青年音乐角”8个,成为杭州“青年文化”新品牌。实施电影惠民工程,全年为群众放映电影2.6万余场。
文化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文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数智杭宣”入选全省首批宣传系统重点应用场景。之江文化产业带84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开馆,运河映巷影视文化街区、横店之江影视创新中心等项目实现开园或开工,“文创西进”建设步伐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走向深入,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区块,积极培育18张文旅“金名片”项目,全年在建文旅项目281个,已竣工项目124个,完成投资332.5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7.3%。
全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动漫节、文博会等重点文化会展线上线下联动举办,华数集团、华策影视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数字文化贸易功能区……据初步测算,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01亿元,同比增长10.3%,占GDP比重达14.5%。
号角已吹响,击鼓催征程。新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决扛起新使命,打好主动仗,聚焦主业主责,聚力服务亚运,全力争先创优,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