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总是让人充满希望,因为春节已经在向我们招手。疫情下的第三个春节,很多地方仍然提倡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对于餐饮、旅游、酒店业来说,春节是一年中重要的消费旺季,但这个春节注定也会过得不易。如何在“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寻求商机,确实需要动动脑筋。
跨域旅游遇到诸多掣肘因素,大家可能觉得旅游产品价格一定会大幅下降。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此前笔者在计划元旦家庭跨年活动的时候就发现,城市周边的一些度假酒店很早就订满了,而且价格比平日高出不少,1000—3000元的房型十分抢手。笔者一直关注的几家度假酒店,在整个2021年里周末的房间都很紧俏。市民短途度假的效应十分明显。
不仅郊外的度假酒店如此,城市中心一些原本偏商务的酒店,也受到了度假者的青睐。以北京市为例,一家位于CBD核心地段的五星级酒店,元旦假期包含儿童游乐项目的房型要2000多元一晚,很早就显示“订完”状态,而1000多元的商务房型都还有剩余。另一家开在王府井的五星级酒店,“海底小纵队”和“大嘴猴”亲子主题房的价格差不多是普通房型的1.5倍。这些酒店原本都以接待商务客人为主,而现在看来,它们提供的偏度假性质的产品好像更受欢迎。
非必要不出省、不出市,外地游客来得少了;但是同样,本地居民也留了下来。把本地居民“憋”了很久的度假欲望就地释放出来,旅游行业依然有很多机会。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各显神通,适当地“卷一卷”了。温泉、冰雪运动(人造雪场、冰场)、主题乐园、灯会、亲子主题房、儿童游乐设施、文博套票、露营、自助餐、老年康乐活动、允许携带宠物……这些都是能为酒店带来“附加值”的元素,也是很多人在为家人精心规划度假活动时重点考虑的内容。冬日需要温暖,亲人团聚看重温情。只有用心了解大家的消费需求,才能开发出受欢迎的产品。
当然,卖点只是表象,真正的核心是内在服务品质的提升。笔者住过一家酒店,开业时有很好的产品设计,但是几个黄金周下来,面对瞬时暴涨的客流,准备不足状况百出,入住、退房、吃早餐、娱乐活动各个环节都出现问题,网上评分迅速下跌,价格也就再难上去了。尤其是春节,与平日低谷时段相比客流陡增,但是员工却可能因为回家过年的缘故更是捉襟见肘。这就需要企业做足预案,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保证服务品质。员工开心了,客人就能舒心,客人满意了,才有回头率,有可持续的发展。疫情之下旅游业“卷一卷”,其实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要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品质,就不愁获得稳定的客源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