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对外发布《餐饮外卖封签规范使用指引》,对外卖封签的定义、功能、材质、标识均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外卖封签的具体位置作出示例说明。明年3月1日起,仍不按标准使用外卖封签的商家将会受到相应处罚。
浙江似乎和外卖问题“杠”上了:为了解决外卖“脏厨房”问题,推出了“浙江外卖在线”,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平台上看见后厨备餐情况;为了不让算法“困住”外卖小哥,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制定实施了《浙江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实施办法》;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送餐服务质量,不久前推出了《居家老年人送餐服务规范》,着重解决高龄、独居、空巢、失能老人“吃饭难”问题;为了解决送餐过程的安全卫生问题,再次将规范指引细化到餐饮外卖封签的使用上……外卖行业有哪些痛点,解决之法就实实在在向哪里延伸,毫不含糊。
为什么如此重视外卖行业?因为小小一个袋子,装的是奋斗者的充电能量,装的是异乡人的温暖慰藉,装的是孤独者的外界支持,装的是食物给这个世界的最初问候,体现的是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
外卖衍生出来的安全、卫生、健康问题,不仅仅影响一次交易的买卖双方,还关乎整个产业链条上的相关者。疫情催化下,不少商家抓住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转战外卖平台,丰富消费场景,迅速壮大外卖产业。今年年初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的外卖用户达到5亿,外卖企业注册数猛涨,同比增长1389.64%(有类似报告显示该数据为1548%)。
总而言之,蓬勃生长的外卖行业,部分解决了当代“打工人”的吃饭问题,没有可以随时随地按时送达的一日三餐,就没有快节奏的经济社会生活。同时,外卖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基层就业,活跃了新经济。
外卖行业当然要管,但怎么管好确是一门学问。规范外卖封签绝对不是小题大作,此前有媒体曾公开报道个别外卖员朝食物吐口水的恶劣行径。而“食安封签”正逐步成为地方政府和外卖平台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多地的推行都获得了好评。把功能、材质、标识等加以明确,一张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的封签,能够四两拨千斤,用低成本实现了高效率管理。小小封签,封住的是安全、卫生和健康的隐患。
可以想见,随着行业发展,外卖的衍生问题一定还会出现,管理措施的持续跟进也是势在必行。但一切管理的宗旨,最终是为了把食品安全隐患降到最小,推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