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变“大院” “老邻居”变“家人”
杭州日报讯 “拆掉围墙,多了活动场所,我们这些隔着墙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感觉更亲了!”说这话的,是家住上城区湖滨街道吴山路社区邮电路46号的徐大妈。
邮电路46号对着邮电路,有一处围墙隔开了两个小区。
在老人印象中,在没有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之前,小区门口、小院内,垃圾乱扔、车辆乱放,违章建筑、乱堆杂物的比比皆是,邻里间也形同陌路,环境不尽如人意。提及往昔,徐大妈不由地皱起眉头。
和邮电路46号一样,湖滨街道许多社区内都分布着一些“小小区”,它们独门独院,仅有一两栋居民楼,面积小,人口少,很分散,不仅环境一度“脏乱差”,疫情防控期间的安全隐患问题也特别突出。
今年以来,湖滨街道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通过“连片、并入”的管理模式,将“小小区”互相打通,打造成共享式院落。湖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游广敏介绍,所谓的“连片”是指通过拆墙,把“小散独”院落连成一片,让“小院”变“大院”。“并入”是指把小院并到相邻大的小区,由物业公司一并管理。“今年我们街道陆续对辖区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了‘连片’改造,破解老旧小区尤其是小、散、独的管理难题。”他说。
“刚开始有些居民也有顾虑,认为拆墙并院不安全。后来大家发现,这一模式利远远大于弊,拆墙并院后,出入口安装了道闸,大家出入更安全。院落敞亮了,停车难题也缓解了。最重要的是,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都成了‘家人’,感觉特别亲!”湖滨街道旧改专班工作人员黄汉涛说道。
老旧小区改造影响着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身的幸福感,是今年上城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以湖滨地区为例,辖区68个居民小区中,老旧小区占比达88%——今年,湖滨街道启动吴山路社区及岳王路社区改造,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共涉及居民楼44幢、居民1487户,旨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小区面貌,打造西湖边品质宜居、活力焕发的特色老旧小区。
“真是感谢你们!最近因为疫情,老年食堂不开门,我还担心吃饭问题呢。现在好了,有你们送餐,我就安心了!”位于光复路153号的“润万家老年食堂”经过改造提升,不仅空间更宽敞明亮了,还为居民提供暖心的送餐上门服务,这让年过七旬的陈大妈眉开眼笑,“这件实事办得好!”
“今年启动‘旧改’以来,我们反复征求居民意见,有居民提出‘辖区老年人较多,疫情期间就餐有诸多不便’,于是就对老年食堂的服务内容进行了优化。同时,为了方便残疾人的进出,对残疾人的坡道也进行了提升改造。”游广敏说,除此之外,他们还新增了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之家等,以满足特殊群体对社区服务设施的需求。
把意见变现,把改造做实。这样温暖的细节,在今年湖滨街道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场景中,随处可见。据悉,启动旧改以来,湖滨街道坚持“面子”“里子”双手抓,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三头并进——党建引领改造与服务提升同步推进;纪工委直击效能,由街道、社区、施工单位等相关主体共同参与;“湖滨晴雨”民主议事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让居民全程主导旧改项目。
崭新的外立面、整洁的道路、有序的停车位、舒适的活动场所……通过改造,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明年,湖滨街道还计划改造青年路等5个社区29个小区,基本实现对湖滨街道辖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