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街头,一位民警不停拨打着电话道歉:“你好,你的外卖送过来会有点晚……”近日,发生在海宁市区的这一幕让人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感动。原来,一位外卖小哥送餐途中发生事故,但他是一名聋哑人,怕耽误了送餐十分焦急。于是,处警的警官临时当起了“客服”。
事情发生在海宁市区紫阳路上,外卖小哥的电动自行车和一辆轿车发生了碰撞。海宁硖石派出所的何警官正好巡逻路过,看到外卖小哥害怕顾客投诉焦急的样子,才知道他是一名聋哑人。于是何警官拿起小哥的电话,挨个向订单上的顾客解释。大家接到电话,纷纷表示理解。在初冬冷飕飕的午夜街头,谁看到这样一幕会不觉得温暖?虽说,充当“客服”并不属于民警的工作职责,但是有了这几个电话,外卖小哥不用那么担心超时受罚,饥肠辘辘的顾客也不用饿着肚子不明就里地等下去。这不仅是举手之劳,更是解人之难。
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贵在积极主动。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有的时候需要同理心,需要揽一揽“分外事”。这样的主动性,需要在一线、基层的履职场景中培养。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会议室,总归是浮于表面。只有来到群众身边、走进企业车间、深入基层一线,听听难处、吐吐槽点,才会引发同理心,才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办实事、解难题、减负担。有了这样的同理心,才能把看似“分外事”的事情,当成“分内事”,才会在履职中时刻体现公共服务的暖度。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鲜明导向,部署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开展好“三为”实践活动,积极担当,努力作为,才能找准服务的靶点。就在不久前,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最佳实践案例评选结果出炉,共有33个案例获评。比如,省交通厅的暖心行动解决货车司机“办证难”“停车难”“通行难”三难,瞄准的正是货车司机的最大痛点和焦虑点。再如,杭州市上城区数智减负“一表通”针对的正是基层社工报表多、任务重等问题,可以让城管、民政、消防、住建等18个部门的96张高频报表实现自动生成,每名社工每月平均节省近30个小时表单填报时间……这些案例,无不是从群众、企业、基层的真正需求出发。正因为没有把群众、企业、基层的事当成分外事,才能不断提升部门的“服务指数”、不断拉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过程中,要自觉做到主动为之,充分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