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拱墅有一位博士后“海上钢琴师” 创造了很多个“第一”
发布时间:2021-11-17 09:59:04

把百米高的“大风车”插入大海

都市快报讯 在杭州,有一位“海上钢琴师”——他出生在海滨城市台州,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最终靠着研发新型风电基础技术,突破我国在海洋发电上的诸多技术壁垒。

他便是2016年被拱墅区作为人才引进,入驻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院博士后站,今年被评选为“浙江省优秀博士后”的85后何奔。

创造了很多“第一” 技术已经开始走出国门

利用海风发电,我国直到2009年才有了第一个海上风力发电站。工作的“大风车”一般高度超过百米,有3片扇叶,一般长度在50米左右。若要把风车插入大海里,需要穿过几十米深的海水和十几米深的淤泥层,最终固定在坚硬的岩土层中。为了支撑这个庞然大物,往往需要在底部安装一个“稳定器”,确保它即便身处恶劣环境中,依然能稳如泰山。

这就为科研工作提出了一个大难题。而博士后何奔的研究,又是其中最难的:简单来说,就是让“大风车”的架子可以直直地插入海底,无需额外为它搭建支撑结构。这个技术叫“单桩基础”。

与传统的三桩及多桩结构相比,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施工时间能够从30天缩短到7天,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其次,单桩可以节省近三成钢铁。

目前,这项技术以及拓展的新型基础已经在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海域得到广泛使用,且创造了多个“第一”:世界首台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桶组合基础、我国最大直径和最大吨位的海上风电超大直径单桩基础、世界首台植入单桩基础、我国最大水深海上风电超大直径单桩基础……

有人说,海上风力发电是海洋上的“印钞机”,一根“大风车”旋转一圈足够一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量。我国的海力发电技术已是世界领先水平,近几年,何奔的科研,开始往更深的海、更广阔的海域迈进。

何奔目前在做的科研课题有10多个,“很多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一年两年甚至五年也无法解决。”同样多的还有他负责的施工项目。目前,何奔团队的技术已经开始走出国门,服务于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

拱墅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要吸引更多人才来拱墅

目前,拱墅区有11家博士后工作站,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依然是一个重要任务。

今年,拱墅区出台“推动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2021年十大行动”,其中“拱·赢未来”计划新引育1000名以上市级高层次人才,新引进4.5万人以上3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50个以上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新创立150家以上大学生创业企业。

前不久,拱墅升级出台了“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一条条具体举措,来引进各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青年人才。

三年行动计划提到,将建立《拱墅区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作为市级目录的补充,给予更多人才政策支持。按照计划,拱墅区初步拟定将补充认定区级领军人才、区级高级人才,即QL、QG两类人才。

同时,拱墅区还推出“以才引才”“以企引才”举措,将部分人才认定权限给予企业和人才,以让人才聚集,吸引更多人才来杭州。

对人才来杭州,杭州市有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租房补贴、创业场地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来杭州就业创业。

人才来了,如何留住他们,也是摆在城区面前的一个问题。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符合条件且在拱墅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优秀应届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可以在市级生活补助基础上申领区级生活补助。给予新设立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站资助的同时,对出站后一年之内留拱墅或来拱墅工作的博士后,给予补助。

同时,拱墅还成立了规模10亿元的运河英才创业创新基金,给予人才项目股权投资,并建成2430套人才专项用房、1159套蓝领公寓,以解决人才在拱墅的后顾之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青 通讯员 王佶敏 柳景春 胡冰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