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 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3000元以上
都市快报报道 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尤其是困难群体、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十四五”时期,他们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就离不开民政事业的支撑和保障。
日前,《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对外发布。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浙江将高水平建成精准保障、幸福颐养、人人慈善、和谐自治、暖心服务“五个标杆区”。
昨天上午,“建设示范区 迈向新征程”系列发布会第三场举行,重点介绍《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困难群体——
到2025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3000元以上
对困难群体,最重要的是做好帮扶。接下来,浙江将重点解决好“谁该帮、帮什么、谁来帮、帮到哪、帮得怎么样等”五个问题。
到2025年,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率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3000元以上,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年标准达到25000元。
谁该帮:面向低保、低边(低保边缘)、特困等弱势群体,完善兜底型、支出型、急难型救助,探索关爱型、发展型、救助型;把残疾人、困境儿童、“三留守”等列入关爱型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帮什么:在2025年标准达到1.3万元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灾害等救助“七大行动”。比如将结合适老化改造、残疾人辅助设施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提供居室改善、家具家电配备等救助服务。为流浪乞讨、走失、务工不着、家庭暴力受害人等离家在外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救助等。
谁来帮:建设县级“助联体”平台,统筹政府、市场、社会等帮扶资源,引导公益慈善力量参与,倡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
帮到哪:该政府救助的政府救助,该社会帮扶的社会帮扶,要做到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内发展等帮扶方式有序衔接和过渡。
帮得怎么样:要有评价体系,要构建社会救助数字化绩效评价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老年人——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解决好养老问题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养老问题事关每个人、每个家庭,浙江提出要高层次打造“浙里长寿”金名片,“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解决好养老问题”。
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8%,培育1000个康养联合体,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5人。
比如,将实施“养老机构跟着老年人走”行动计划,11个市和5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完成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立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扩大助餐配送餐服务,老年人有需求的社区做到服务全覆盖。
推进老年优待证全省通办通用,凡在浙江的老年人不分国籍、省籍、户籍享受同等优待,老年福利政策要逐步惠及常住老年人口。同时建设智慧养老院和未来社区智慧养老;推广“时间银行”应用模式;引入养老服务机器人。
杭州、宁波等地率先建设一批国际化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鼓励市场研发高科技康复辅具产品、养老监护设备、老年益智类玩具游戏等。
慈善捐赠者——
参与慈善和志愿服务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浙江提出要高质量打造“善行浙江”示范区,到2025年,全省慈善组织总数达到1200家,慈善信托资金规模突破15亿元,“慈善一日捐”机关和事业单位参与率达90%以上。
要落实慈善组织完成登记和认定时同步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票据资格,提高企业捐赠的积极性;制定出台荣誉、待遇、优待等慈善褒奖制度,定期开展“浙江慈善奖”评选,推动市、县(市、区)设立慈善奖。
大力开展以“慈善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常态化慈善活动,将参与慈善和志愿服务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
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
“十四五”期间,浙江还将推进全周期社会服务便民利民,高水平建成暖心服务标杆区。到2025年,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率100%,节地生态安葬点乡镇(街道)全覆盖,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建成1500个新时代美丽移民村。
针对未成年人,浙江将开通“12345”未成年人保护热线,打造一站式儿童福利保障和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服务平台。村(居)民委员会要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针对婚姻家庭,去年,浙江已实现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未来将推进实现“跨省通办”,双方即使都不是浙江人,只要在浙江取得居住证,即可在居住证发放地领取结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