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发布时间:2021-10-28 10:26:39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论述,对于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是经济与政治有机统一规律的客观要求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从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深刻阐释了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客观必然性,为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是确保改革和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需要。经济工作集中体现为改革和发展,要确保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我们党执政,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要主动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提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自觉性、主动性”。这些论述阐明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发展问题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对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快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各项工作中,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做好经济工作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既高度重视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注重在民主的基础上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这一原则与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完全吻合。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既是由经济工作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政治优势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党的领导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党加强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立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谁享有发展成果等重大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回答了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出发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回答了谁享有发展成果的问题。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享发展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深刻阐释,强调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享是渐进共享”“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的角度对发展与共享、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刻阐释,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指明了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重要论断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出发,阐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实现结合的客观必然性。他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有机的、相互渗透的。可以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秩序不规范、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等市场体系不完善问题,有助于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等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如何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义十分重大,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伟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都同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作用分不开。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重要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正因为如此,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引领和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上述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客观必然性,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完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是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抓手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深刻阐释,为完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总的来看,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体现在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全过程。完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就是要确保党对经济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要把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转化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积极落实党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安排,确保我国经济在党的领导下健康稳定运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的制度基础。我国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的界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要求在国家经济治理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治理效率,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国家经济治理体系通过有效的政府治理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了实现有效的政府治理,要以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优化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组织、行政监督体制;要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防止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要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使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要理顺中央和地方权责关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是国家经济治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引导,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具有鲜明特色。规划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集中全党全国智慧制定和形成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规划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实施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具有强大的实践性、可操作性;规划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承前启后,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和方向前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总体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治理的主要工具。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治理的主要工具,调控体系不同,调控效能大不一样。《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这套体系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实施国家发展规划,二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三是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整体上看,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结合、长期调控与短期调控的结合、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的结合、精准调控与协同调控的结合,具有显著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国家经济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国家发展最急需的科技发展项目、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领域,才使我国经济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更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进行了新的部署,他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这些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必须重视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创新

用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实践,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理论创新工作,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重要论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十分重要,有利于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切实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重视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这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伟大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发展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如,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农民承包的土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是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规律性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论述对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客观必然性、根本立场、经济基础、实现手段、理论遵循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释,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这些重要论述,有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助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助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何自力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