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钱叶芳在钱塘区白杨街道的海天城居住了8年,她是一名大学教授。只要有空,她就会绕到小区里的“小猫之家”,当一会“铲屎官”。
因为流浪猫这群“不速之客”,近年来小区里风波不断。后来,居民探索出一套流浪猫救助方法,人道且有效地控制了流浪猫的数量。如今流浪猫泛滥的情形不再,曾因为猫而引起“分化”的小区也比过去更团结了。
前两天,海天社区又发布了一份动物文明建设社区公约征求意见稿,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动物法治基层实践,推动社区普法,把“不遗弃”“不虐待”的口号转变为实际行动。
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
用科学方式控制流浪猫数量
海天城小区一共25幢居民楼,总户数3051户,小区内绿化环境好,于是一群生命力旺盛的流浪猫在这里繁衍起来,这些年,钱叶芳在小区见过的、接触过的流浪猫加起来有上百只。也正因为此,居民之间开始产生了“分化”。
“分化”来自不同人对于猫的态度,爱猫人士坚持救助喂养,中立居民保持沉默观望,也有极端反对派希望“彻底杜绝”。
仅凭一腔热情,只喂不管,流浪猫越来越多怎么办?许多人拿剩饭剩菜喂也不卫生,如何寻求一条更科学合理的长久之计?对流浪猫一直非常关注的钱叶芳,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邻居,找到社区、小区业委会、物业,大家一起动起了脑筋,决定联合辖区宠物医院,通过科学绝育的救助方式来控制流浪猫的数量。
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动保团体认为控制流浪猫数量比较人道的一种方法。
更多居民成了爱心“铲屎官”
于是,一场持久的救助流浪猫行动,在社区、小区业委会、物业、辖区共建单位等多方协同下,润物无声地展开了。
他们联系宠物医院为适龄的流浪猫绝育、驱虫、打疫苗,再进行领养或放归。小区里专门腾出了一个空置场地,用于安置术后休养的流浪猫,并在树丛、居民楼架空层等较隐蔽地点设置了12个“小猫之家”,由“守护人”负责定点投喂猫粮、更换饮用水,杜绝剩饭剩菜喂养,并及时清理卫生。
渐渐地,越来越多居民自发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来。比如小区居民、中国计量大学教师王革,今年初就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新的流浪猫“守护人”。
这两天因为下雨,天一下子就冷了。她惦记小区里的流浪猫,趁着雨歇,赶紧带上猫粮和水下楼。
如今,海天城小区里的爱心“铲屎官”,队伍愈加庞大。今年1月份,海天社区动物文明建设协会在白杨街道备案成功,取得了管理救助流浪猫的合法身份。
给小动物一个温暖的“家”
最近,大家又迎来了一个蛮重量级的喜讯——历经8个月,“杭州钱塘区海天动物文明建设协会”终于拿到钱塘区民政局颁发的证书,成为正式注册登记的全国首家动物文明建设社区社会组织。会长就是钱叶芳,从救助流浪猫到倡导文明养犬,他们希望能给更多小动物带去一丝温暖。
目前协会会员114人中,一半以上都是小区的热心居民。钱叶芳说,主要物资大多数来源于社会捐赠和爱心自筹。“猫粮每个月大概要三百斤,约1500元。辖区有一家热心公益的宠物医院则每个月提供两个免费的绝育手术名额……”
在协会的牵头下,今年海天城小区里已经绝育流浪猫25只,历年绝育9只,送养了30多只。而且,自从设置定点投喂和对流浪猫进行绝育驱虫后,小区环境也和谐了许多。“今年截至9月,关于流浪猫问题投诉只有4件,照比年大幅减少。”海天社区党支部书记蔡春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