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小朋友发现了课本上的错误。
“现在的小孩很厉害,非常专业!”沪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第95页上,有3张小昆虫的照片,按英文说明分别为蝴蝶、蚂蚁和蜜蜂,但图片上却是蝴蝶、蚂蚁和食蚜蝇。发现这一错误的是沈阳126中学的一位初中生,名叫崔宸溪,今年12岁,这学期刚刚读初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在咨询了生物学专家后回应,这个确实弄错了,“将上报教育部准备修改”。记者问小崔同学“是怎么发现教材问题”,他回答:“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蜜蜂有两对翅膀、食蚜蝇只有一对;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食蚜蝇很瘦的;蜜蜂的触角很明显,食蚜蝇的不明显。”
公众对蜜蜂很熟悉,对食蚜蝇还真不熟悉。食蚜蝇以捕食蚜虫而得名,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食蚜蝇和瓢虫等是它的天敌。食蚜蝇跟蜜蜂挺像,常在花中悬飞,但并不螫人;它跟“苍蝇”不像也不是一回事。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何这教材的错误不是老师发现,而是“毛头小孩”发现的?这几点原因比较清楚:
其一是不迷信教材权威。教科书通常都有权威性,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准确”是一个重要特征。然而,教科书不管如何反复打磨,难免也有百密一疏;老师往往服从教科书的“权威”,不去想那么多,而小朋友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像崔宸溪同学一样,发现问题就说出来。
其二是有生物科学素养。崔宸溪同学从小最喜欢的就是生物学,读小学时就在自己家里养过10多种蚂蚁,这次国庆节老师布置写作文《这就是母亲》,结果他写的是昆虫妈妈如何保护自己的卵。小崔同学家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有300多本,还有个专属自己的书架。
其三是有研究质疑意识。质疑、纠错、探索、研究,是极好的科学素养。教育常识告诉我们:“研究性学习”与“标准化答案”有着霄壤之别;那种只为分数的应试“苦读”,必然会忽视思考、拒绝发现、扼杀创新。好的教育,是在教孩子思考、启发孩子思考、“逼迫”孩子思考。而奥数之类,只是比赛解题,并不是鼓励创造性和研究性。所以,保护孩子的研究兴趣,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是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方面。
无独有偶。一年前,上海初中生顾则行在看《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一册)时,发现书中将宋徽宗时期所造“宣和通宝”钱币放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出版社表示在修改教材时将删掉这一图文。后生可畏,潜力非凡,我们可不能施行刻板的教育方式,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老师灌输;而应努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每年的10月,都是诺贝尔奖的揭晓季;培育不出诺奖人才,是教育的巨大遗憾。我国其实有太多的科研苗子甚至科学天才,关键是如何培育成长。怎样让一个人的天赋才智从小就自由流动、最终喷薄而出?这是一个难题,当然,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难题。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决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瓶颈乃至“瓶塞”;教育也好,科研也罢,都决不能“错把食蚜蝇当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