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0日晚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
这通电话,放在历史的维度看,意义非凡。
往前回看,这已经是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与默克尔总理的第6次双边通话,第10次线上沟通;向后看,再有两个星期,德国将迎来大选,默克尔不会再寻求连任;担任总理的16年中,默克尔访华次数高达12次。
这样的交流频次,在中方和西方领导人的互动中,不多见。
作为亚欧大陆两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稳定性力量,也是东西方的两个大国,何以保持关系的顺利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用16个字,说清了。
这次通话,距离中德领导人上次线上沟通,不过两个月。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提到:
去年以来,我们保持频密高效交流,为中德、中欧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也体现出中德两国的高度互信。
频密,是量;高效,是质;引领的,是高度互信。前驻德大使史明德告诉谭主:
“
在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中德两国领导人的互访最密切,交流也最多。这将中德双方的关系引向正确轨道,为双方关系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疫情等全球危机之下,中德两个大国,展现了责任和担当。
谭主梳理了自去年以来中德领导人的云端会面,共计10次。谭主最先想到的,是习近平主席提到的一个词:
相互依赖。
去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中德一直在谈的,都是抗疫。
春节打来的第一通电话,默克尔就表示德方愿向中方提供支持和协助。3月的第二通电话,中国说的词是铭记在心,表示对德国疫情感同身受。
力所能及,互帮互助。作为全球主要的制造业国家,产业链深度铆合的中德,合力抗疫的同时,还稳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身体力行,不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
与全人类命运相关的,除了疫情,还有气候变化。今年以来,中德领导人交流,次次提及。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默克尔在今年4月承诺,2030年之前,德国将彻底弃煤,转而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
行动路线清晰,关键时刻对表。更关键的是,谭主发现,中德领导人今年线上沟通有一个共同特点:沟通之前,总会有美国搅局的黑手浮现。
今年6月的G7峰会用了一半的时间讨论中国。一个月后,中法德三国领导人云端聚首。美国,屡搅屡败。
会晤后不久,《外交政策》就评论道,欧洲要想保持自己的开放根基,最关键的是展现出竞争力、赢得独立性,与中国加深合作是途径之一。
中德高度互信,正是来自双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从2014年到2019年,习近平主席和默克尔总理,平均每年都至少见面一次。这次通话中,习近平主席也专门提到:
总理女士积极致力于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务实合作和友好交往,我对此高度赞赏。
担任德国总理16年,默克尔访华12次。
每次访华,除了访问首都北京之外,默克尔都会走访另一座中国城市。上海、南京、西安、广州、天津、成都、合肥、沈阳、杭州、深圳、武汉,默克尔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大江南北。
眼见为实。默克尔与中国的感情也格外不同。史明德大使给谭主分享了他的观察:
“
默克尔对中德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欧洲国家领导人的变化很快,一些政治家不了解中国,对中国抱有偏见。而默克尔愿意了解中国。连任16年来,对华政策是稳定的、可预见的。
”
这也让谭主想起了一个细节:
2012年,欧盟委员会曾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当时,欧盟市场占据中国光伏出口市场的60%。在这一过程中,默克尔一直坚持通过对话协商,阻止对华征收永久关税。
在中方与默克尔的共同努力下,一年后,中欧双方就光伏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协议,这场被称为中欧贸易史上涉及金额最大的摩擦落幕。
领导人引领,彼此互信。
中德,找到了务实互惠的解决方案。
最近两次通话,习近平主席都提到同一个词:韧性。
近年来,中德关系总体保持顺利发展,各领域合作在疫情形势下展现出强大韧性,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韧性”的语境,是共同抗疫。对此,默克尔也深有感触,她表示:
希望同中方加强疫苗合作。
去年,最早一批获世卫组织批准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BNT162b2,就是中德医药企业共同合作的成果。今年,中国的制药企业还接管了德国拜耳集团的一个生产工厂,专门用于生产新冠疫苗。
抗疫的强心剂,中德共同注入。
中德抗疫合作“之最”,还有不少。疫情暴发后,欧洲包机飞往中国的第一批航班,就是从德国法兰克福出发。“快捷通道”给韧性打底,这也成就了疫情之下中德经济的逆势而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金玲和谭主分享了一组有力的对比数据:
“
疫情最严峻的2020年,德美贸易总额同比下降近10%,中德之间的贸易总额却同比增加了3%。今年前8个月,中德贸易总额同比增加了19.2%。
”
不仅高速增长,而且相对平衡,有一个细节:中国对德国出口商品总值同比增加21.6%,中国自德国进口商品总值同比增长17.1%。
究其原因,正是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提到的一个关键词:优势互补。
德国贸易顺差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对于这样一个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20%的外向型经济国家而言,作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和最大制造业国家的中国,举足轻重。
用金玲的话来说,这种互补性体现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劳动力优势与德国制造能力、技术优势互补。
现在,互补正在升级。中德的经济互补正在高端价值链中表现出更多潜力。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中国电池制造技术成了德国新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伙伴。
不久前,20个德资项目刚刚落户苏州太仓高新区,其中就有中德的绿色低碳合作园区。太仓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郁颖珠告诉谭主:
“
太仓高新区和德国企业已经合作了28年,接触的企业从最初的制造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研发型、创新型。要知道德企本身技术过硬,投资选择非常严谨,但园区内80%以上的德国企业都继续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
”
德国企业,实实在在从中国获益。而中德的合作共赢不止于此。
德国南部城市康斯坦茨的主干道上有一座具有浓厚中国古典亭台特色的公交站台,叫“苏康亭”。这座“亭子”在苏州与康斯坦茨结交为友好城市前不久建造,落成时,康斯坦茨的《南部邮报》特地为此发表了题为《坚不可摧的友谊》的文章。
两国, 超越了传统利益的范畴,建立的是共存互鉴的合作关系。康斯坦茨,还有一个特殊的标签——二战时期为数不多躲过轰炸的德国城市。对此,金玲分享了中德友好合作的历史原因:
“
从历史层面来说,德国对于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中国对于国家遭受战争侵略的深切体会,让双方都深感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成就了中德彼此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务实合作。
”
而这些,都是中德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优势互补。4个词,16个关键字。总结过去,指导未来。
前驻德大使史明德告诉谭主:
“
这16个字,指清了中德、中欧关系的根本原则和方向,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同德国和欧洲打交道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针。
”
中德务实合作,称得上大国合作典范。意义,也正在凸显。
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特别提到:
希望德方推动欧盟坚持正确对华政策,客观看待差异,理性处理分歧,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默克尔也在通话中提到:
我愿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努力,推动德中、欧中双方致力于通过对话弥合差异,妥善处理分歧。
这是对中德关系的信心,也是对大国关系的再定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告诉谭主:
“
德国之于欧洲,一直是稳定锚的角色。而中德的合作,一直是中欧合作的典范,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典范。
”
务实合作,让中德贸易额占到中国与欧盟贸易额的36%左右。
中德16个字相处之道,同样也是中欧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不久前就刊发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了一组对比数字:6年前中欧班列每日仅有两趟列车前往欧洲,而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377列。关键,这根“丝线”不仅将德国与50座中国城市相连,还穿过亚欧23个国家的168座城市。
一条经济大动脉,正在联通中德,牵动中欧。这种互利合作,让中国在去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只不过最近,欧洲国家却出现了一些杂音。有人声称,对华合作要划出所谓红线,中国要遵守所谓“规则”。
这词,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如果细数欧洲的杂音会发现,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美国把中国定为“战略竞争对手”,欧洲接着就把中国定为“制度性竞争对手”。美国拿人权说事,干涉中国内政,欧盟一些议员也跟着吆喝,紧接着,欧盟实施了近30年来首次对中国的制裁。
被带了节奏,也没了主见,伤害的只能是自己。在通话中,默克尔总理通报了对当前阿富汗局势的看法,还表示:
希同中方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加强沟通协调。
这句话,意有所指。
王朔告诉谭主:
“
默克尔提及联合国等多边框架,表达的正是对美国单边主义行动和只顾及自身利益的不满。
”
美国仓促撤军、不管不顾欧洲盟友的一幕,几乎彻底敲碎了所谓“美国回来了”的幻想。连《纽约时报》都在嘲讽:
阿富汗的一地鸡毛让许多欧洲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他们不能依靠美国来照顾他们的安全利益——无论白宫由谁主导。
其实,早在4月份与默克尔总理的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就提到过:
希望欧盟独立作出正确判断,真正实现战略自主。
自我标榜为西方旗帜的美国,并不会考虑欧洲人的利益。最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德国,重要目的之一是要求德国无限制打开国门,接收来自阿富汗的难民。
欧洲,再次被美国裹挟。实际上,回望这些年欧洲发生的危机,几乎大都是美国做局,欧洲承受。王朔告诉谭主:
“
无论是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利比亚问题,还是中东北非巨变,每一场危机的决定者都不是欧洲,这些地方又全是在欧洲家门口,于是,不免成为受害者。现实在不断地告诉欧洲,如果紧跟美国,你每次都是棋盘上的棋子(be played),而不是棋手(player)。
”
不论美欧走近走远,一个既定的事实是,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美国想再把对华关系的套路移植到中欧身上,已经行不通了。
去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主题还是“西方缺失”,欧洲似乎对美国抱有期待,但到了今年,默克尔面对美国施压,直截了当地表明:我们和美国的利益也不总是一致的,在对华政策上,我们要走欧洲的道路。
这何尝不是在践行那16个字中,“相互尊重”的原则,又何尝不是对美国的一种提醒:作为大国,要在多边主义的框架下真正承担责任。
说起大国,谭主最近在看刚刚出版发行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书中有一节论述的就是大国关系,其中有句话,耐人寻味。
大国肩上都承担着特殊责任。
从这个角度看,中德领导人这通继往开来的电话,值得一些国家再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