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美丽乡村、未来社区 携手造就共富生活 上城区:当好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1-09-06 14:17:14

开栏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点,起航新征程,是人民群众凝心聚力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的信心与决心。

新时代的杭州,正书写着独一无二的“幸福故事”,记者深入到基层街道、社区,第一时间、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杭州力量”。即日起,每日商报推出《杭州有力量·我们在一线》特别系列报道。

每日商报讯 共同富裕,一个可以让大家触摸到幸福的话题。

“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担起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使命。在7月9日举行的上城区委全体(扩大)会议上,上城全面开启一流国际化现代城区建设新征程,奋力当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

在这里,有关于共同富裕的故事与探索,正在生动上演。落后脏乱的乡村,逆袭书写“富美”的篇章;身边熟悉的社区因为有了数字化的加持,让“未来”不再遥远;“红巷精神”的传承发扬,让精神文化更加富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高品质的生活,探寻上城区共同富裕的“密钥”。

风景美起来 钱包鼓起来 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

“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日子过得好不好?”直至今日,皋城村老党员杨金炎还能清楚地记得13年前的这场对话。

2008年10月3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来皋城村视察新农村建设情况,鼓励皋城村走绿色发展的村庄振兴道路,并来到杨金炎家里与其进行亲切交谈。

一晃13年过去,80多岁的杨金炎已经四世同堂。他告诉记者,曾经的皋城村也是一个污水乱排、院墙高立、村道泥泞的传统型农村,好好的汽车进来,没开多远,轮胎上就糊满了飞溅的黄泥。

对此,2019年皋城村率先开展了景中村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农村。整治完成后的皋城村,实现了惊人的“逆袭”,凭借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乡村振兴杭州样板,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杭州市最美丽村庄等称号。

风景美起来,钱包更要鼓起来。

皋城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俞建国算了一笔账,13年来,村级可用资金从1124多万元上升至6400多万元,股份制分红人均从6100元上升至21234元。

与此同时,优美的环境也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全村农家乐已经达到了30家,年接待游客约30多万人次,年营业总额达到2300多万元。

“现在大伙的日子可是越过越红火了,我家从草房到平房,再到二层小楼,如今都升级成三层小洋楼了!”杨金炎激动地说。

更令人期待的是,皋城村也越来越有“智慧”。2020年“云上皋城”综合管理平台上线,小到农家乐预约、大到村务管理,都可以在上面办理。而且村里的312位老人还都免费配备了一只智能手环,血压和心跳等数据都能通过手环传输到后台。村民的日子,正越来越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年轻人创造生活 共建共享共富有了“实景化”呈现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程中,未来社区成为与美丽乡村相配套的“城市单元”。

作为全省第一个TOD地铁上盖项目,杨柳郡社区是一个“年轻社区”,在这里,住着约1.1万人,其中“80后”占比62%,居民平均年龄只有35.2岁。

如何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便利性更高,归属感更足,是杨柳郡社区党支部书记马亚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杨柳郡社区成立于2008年,今年入选了全省未来社区创建名单,主要目标就是为年轻人创造生活。”马亚萍介绍,“根据居民的高频需求,今年我们计划重点打造四个场景,尤其是未来健康和未来邻里。”

比如智慧健康服务站就像家门口的医院,大家可以免费进行体质检测,而且这里还设有“云诊所”,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远程问诊,一站式解决居民的不少医疗需求。

邻里客厅则采用“共治+自治”的模式,融合了会客、阅读、聚会等功能,在这里,不仅社区会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居民也可以自主进行安排,大大增加了互动感和参与感,实现共建共享。

马亚萍表示,社区里充满生活气息的“好街”也是居民爱逛的好去处,在一条街区里,购物、理发、餐饮等生活服务应有尽有,成为身边可感可体验的共同富裕社区场景。

“在我眼里,共同富裕就是公共服务实现优质共享,不管是生活还是出行,都很便捷,这样居民才会有归属感。”马亚萍说。

富裕不仅是物质的富足 更是精神文化的富有

“别看我60多岁了,可我的精神面貌还只有40岁!”小营巷社区居民吴小春中气十足地表示。

吴小春是土生土长的老杭州,住在小营巷已经有40多年了,每当说起小营巷,她的脸上满是骄傲。

“我们这里文化氛围特别好,社区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像跳民族舞、时装走秀,大家都抢着参加,每个人的精气神都很足。”

更让她觉得有爱的是,这里的居民热心公益,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像在疫情期间,不少居民自发去当志愿者,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卫生巡查,更是少不了社区志愿者的身影。

“先前为了宣传垃圾分类,我专门编写了一个小品,并获邀去街道表演,取得了好名次。”吴小春说,“现在我们经常说到共同富裕,在我看来,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文化的富有,生活在这里,我觉得很充实很满足。”

作为汇集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毛泽东视察小营巷纪念馆、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钱学森故居等优质红色资源的小营红巷,薪火不熄的“红巷精神”正感染着越来越多像吴小春这样的居民,达到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他们用行动守好红色根脉,合力打造精神文化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社区也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比如,小营街道“红管家”准物业服务模式利用居民议事制度等做法,充分发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努力打造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严佳炜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