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需要的不仅是“富人之力”,更需要“人人之力”;慈善也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哪怕一点点。
“慈善是人类之心所能领略到的最真实的幸福。”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杭州对2021年度慈善事业发展促进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行政奖励,杭州市青年公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40个集体、陈娟萍等20名个人获得嘉奖。
这些年,杭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硬仗中,涌现了一大批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底,杭州慈善组织数量达200家,注册志愿者人数344.8万余人,两项数据均为全省第一。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慈善作为一个人良知良能的体现,其最可贵的价值,不仅在于做了某件大事,更在于它充盈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老弱病残过马路时的“随手一扶”、邻里矛盾纠纷时的“随手一劝”、看见路边垃圾时的“随手一捡”,这些何尝不是慈善?这种具体而微的慈善,正是慈善的真谛和力量所在——慈善需要的不仅是“富人之力”,更需要“人人之力”;慈善也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哪怕一点点。当我们能以简单、轻松的方式帮助别人,把慈心善行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一种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社会也就浸润着尊重、平等的价值观念,我们的公共生活也更有情怀、更有品质。
慈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发展慈善既是公共服务的有力补充,更是城市现代化与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当下,互联网的普及与民间慈善意识的觉醒,共同拓展着社会公益的空间,慈善的范围扩大到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环保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慈善的主体也从主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公众协同努力。同时,随着社会慈善意识不断觉醒,慈善方式也从单纯向受困者提供帮助,转变为更加常态化的互帮互惠、实时救济。如何让慈善事业更有组织、有公信力、有监管、有效率?杭州进行了不少的创新与探索,比如,市数据资源局、市民政局共同打造了“民生直达”慈善公益模块,市民能便捷搜索身边的慈善项目,“公益码”还能对市民的慈善行为进行评估和分级等。善不在其形而在其行,慈善形成“公益共同体”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大慈善”格局也就成为城市的一道美丽风景。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公益、传递爱心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慈善事业人人可为、人人受益,促进慈善事业从“达则兼济天下”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汇聚成杭州社会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画出一圈又一圈共同富裕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