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化+”“博物馆+”,萧山河上一个个村落找到了“远方”
杭州日报讯 瞿缦云是谁?这是一位在大革命时期就投身于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且精通医术的萧山人,在他60岁时,毛泽东亲笔题词“老当益壮”以示祝贺。
在瞿缦云的故乡河上镇大桥村,在他出生、居住过的“大宅门”里,当地政府以策展的形式,将其改造成了瞿缦云故居,并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点。随着这两年收集的各类资料、物品、人物、事件等越来越丰富,河上对瞿缦云的“理解”也越来越成熟。
近年来,萧山河上镇用策展的形式,依托老建筑打造各种名人故居、纪念馆、非遗馆和抗战主题馆等,在当地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博物馆群落”。
A 乡村博物馆留住“乡愁”留住“根”
“瞿缦云是一生都红的人。”聊起瞿缦云,萧山区河上镇宣统委员戚成梁打开了话匣子,通过这两年“走南闯北”“蛛丝马迹”式的探访与解码,他对瞿缦云的故事如数家珍。
近期,河上将启动纪念馆展陈二次提升,全方位展示瞿缦云的一生,展示内容和实物数倍于过去,可看性也大为增强。
像瞿缦云纪念馆这样的策展型展馆,属于“博物馆”的范畴。在浙江“共同富裕”蓝图中,乡村博物馆将发挥重要作用。日前,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未来五年,浙江将建1000家乡村博物馆,留住“乡愁”留住“根”。
业内人士认为,共同富裕是多维度的,文化领域的“共富”将得到更多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空间将走进乡村。
今年5月,由杭州日报萧山分社组织的全国知名作家萧山行走进河上,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被井泉街上河上非遗展示馆入口处一条“竹龙”震撼到。这条全部以竹子为材料扎起来的竹制板凳龙,健美硕大,龙眼龙须龙鳞,无一不是竹材,就连龙头里的舌头和舌尖上的龙珠也是,手艺之精巧,令人瞠目结舌。
这是河上当地手工艺人洪成松一个人用时三个月,用了3000多根竹条制成。乔叶说,“民俗与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透过河上龙也看到了中国农民的浪漫。”
B 乡村博物馆的N种可能
河上是萧山首个景区村庄全覆盖的乡镇,目前5个村已是AAA级景区村庄,可谓移步换景,处处可赏。
近年来,河上一直在解码当地的“共富”密码,并最终选择了“文化+”和“产业+”,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博物馆群落”。比如抗战主题类有中美合作抗战纪念馆、萧山抗战纪念馆;乡贤主题类有瞿缦云故居、魏风江纪念馆等;地域文化主题类有萧山科举博物馆、河上非遗展示馆等;较为综合的,还有丄(shàng)美术馆等。
这些展馆,不是简单的展陈,更是共享空间和文化体验空间的综合。今年4月,河上发布“红河谷”党群服务品牌,当地就在魏风江纪念馆等设置了六个党群驿站,并承载公共服务、居民活动、邻里之家、社会力量创新空间等功能,聚落成“美好生活共同体”。
还有萧山科举博物馆,展陈了萧山历代科举人物的题名碑拓片、手书对联、四条屏以及扇面小品创作等书法作品以及科举捷报、牌匾、石碑等,尤为珍贵的,就是“帝师”朱珪、民国浙江都督汤寿潜等萧山科举人物的墨宝。除此,展馆也特别设置一处临时展厅,向外界文化艺术爱好者开放,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摄影、工艺等其他文化艺术展,都可以在这里举办。
C 回得去的家乡,到得了的远方
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兴盛的过程。河上有句“金句”——“回得去的家乡,到得了的远方”,它表达了一层意思,即“共富”背景下的乡村,不仅要有“诗”,更要有“远方”。
这两年,在“文化+”“博物馆+”发展模式的引领下,河上一个个村落逐渐找到了“远方”。凤凰坞村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已成为杭州颇有名气的“抗战主题村落”,正因为中美合作抗战馆等“乡村博物馆”的打造,才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凤凰坞村的“凤凰涅槃”之路。
还有东山村,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唯一中国学生魏风江的故乡,也通过“文化+”引来产业,谱写“东山再起”的“共富”故事。两年前,东山村村集体收入全年仅有20余万元,而今年1至5月份,已有113万元入账。每年超15万人次的游客,也引导了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带动90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
“傲娇”的数据背后,则是文化产业项目的集聚。投资1.3亿元的“星空小镇”生态探险乐园项目,村集体以村庄环境作为入股资金,除土地租金外,村集体每年可获得8%的利润分成,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预计下半年可对外开放。接下来,东山村还将与开元集团合作开发精品民宿部落。
已吸引40多位艺术家进驻的丄美术馆,已成为下门村的代表建筑,满满工业风的它,曾是1000多平方米的废旧厂房,现在已成为一座集艺术展览、艺术收藏、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公共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美术馆。丄美术馆的成功,也给足了下门村村书记俞巨江很大的底气,“我们正把空间资源腾出来,引进更多艺术家,打造杭州的‘艺术家村落’。”
据了解,凭借各村的山水人文田园等资源优势,河上已引入乡旅、农旅、文旅产业项目等十余个,它们正成为乡村“共富”发展的新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