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闭幕的8月8日,恰是中国第十三个“全民健身日”。有报道就说,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现优异、捷报频传,令全民健身热情持续升温。
这当然是一件值得欣喜的好现象。然而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更早还有伦敦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也都曾经在中国掀起过一波“全民健身热情”。也即是说,这样靠奥运会拉动起来的“热情”,并不容易持久。
就在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前夕,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等等。以上这些,才是推动“全民体育”实打实的真工夫。虽然近年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但体育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同地区之间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不容忽视。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来说,2019年中国才突破2平方米大关,而10年前的美国是人均16平方米,10年前的日本是人均19平方米。
这也正是“计划”一公布,A股市场上体育产业概念股集体上涨的重要原因。但体育场地的问题,固然要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作用,又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力量。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有次谈到“中国14亿人口,为何业余足球人口少得可怜”,他给出的答案是没有球场——打乒乓球,还能20块钱每小时租一个台子,足球场有得租吗?企业搞足球场它亏得起吗?所以他认为这事只能由政府来做,如果政府肯花钱建足球场、大操场,中国将有数以亿计的孩子奔跑在绿茵场上。
但郑也夫的话也满了一些,没有顾及到另一个因素:人们对于运动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如果没有“热爱”的支撑,体育就会异化为一个工具。很长时期以来,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不仅体育课常常被挤占,孩子们更是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有时间运动,又哪有可能培养起对于运动的热爱?后来不少地方将体育纳入中考,满以为“一考就灵”,谁知又堕入“应试体育”的泥沼——要让一个人对某一项活动失去兴趣,最快的方法就是将其纳入考试。“热爱”看似一个小问题,其实是一个大问题,与我们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评价体系、教育理念等等密切相关。有学者指出,整体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定是淡化分数,而不是把更多学科的分数进一步强化。
热爱,绝对要“从孩子抓起”。当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招数频出为孩子“减负”,期待“减负”真正能到减到实处、减出实效,给孩子们更多“玩”的时间,让热爱运动、崇尚运动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