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赵强:网络生态关乎未来一代成长
发布时间:2021-08-09 08:42:02

近日,多名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网络亚文化及不良社交圈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和社交行为产生消极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诱发犯罪,亟须加强治理。

提起未成年人网络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问题,“饭圈”乱象首当其冲。刷量控评、群体对立、互撕谩骂……未成年人成了一些流量明星吹捧自己、攻击对手的工具而不自知。当然,相应的问题不仅局限于“饭圈”,还有一些未成年人为偶像“冲锋陷阵”之余,受所谓的“祖安”文化、“黑界”文化等不良网络亚文化的浸染,俨然将实施网络暴力行为视为一种能力与荣耀。

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不良社交行为与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网络暴力行为不仅造成受害者的精神与心理创伤,事实也表明,有些网络暴力行为也是引发线下暴力乃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导火索。

今年7月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这个数据提醒,如果网络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问题得不到根本性扭转,将会影响到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或者说,将有整整一代的年轻人会在相对恶劣的社交网络环境中成长,这样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将会带来怎样的未来,难以设想。所以,必须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环境,多方面、全方位地对网络不良社交行为与不良文化加以治理。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的滋生,实际上是属于违法违规情形。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由此而言,文明上网,杜绝网络不良社交行为,防范不良网络社交文化,是各方都应尽的义务。

首先,网络平台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要提升相关技术,完善相关制度,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对“饭圈”乱象要坚决抵制,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在“青少年模式”上搞形式主义,置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于不顾。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对违规者不能心慈手软,该封杀的就封杀,应关停的就关停。再就是学校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法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也应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而未成年人也不能“倚小卖小”,在网络上以为法律管不到自己,就放纵自己的网络行为,否则最终必然会害人害己。

简而言之,须各方努力,共同筑起一道防止未成年人网络不良社交行为与不良文化的防火墙,呵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下也能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赵强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