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深化农村改革的浙江路径
发布时间:2021-07-26 10:58:14

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通过农村改革赋能,率先走出了一条从温饱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并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展示窗口。

一、浙江深化农村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1.开辟了生态文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发展之路

浙江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地,努力探索多途径“两山”转化之路。如率先探索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标准,创新“绿水青山”养护制度、产权制度、交易制度,产生了一大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好方式、好样本。

2.走出了从“效益农业”到“高效生态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效益农业的主攻方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践,浙江已形成了绿色发展、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特征,走出了一条强农转型之路。

3.开创了从“千万工程”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现代农村发展之路

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持续迭代升级,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19年,中办、国办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4.探索出从农民高素质提升到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发展之路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浙江围绕农民全面发展,在农民素质能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如作出了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重大决策;组建浙江农民大学,开展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浙江农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代化农民的好典范。

5.创新了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到“三治结合”智慧治理的乡村现代治理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和完善新时期“枫桥经验”,鼓励基层群众干部的治理方式创新创造。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创新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桐乡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经验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宁海“小微权力清单”、象山“村民说事”向全国推广。浙江已经成为我国善治乡村的典范。

二、浙江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

1.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驱动城乡融合发展

“八八战略”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十多年来,浙江坚持统筹城乡双轮驱动,率先以“千万工程”为农村综合性改革龙头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中心镇、特色小镇建设等,实现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融合进程加快。

2.坚持以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牵引,赋予农民充分发展权利

浙江在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两制”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高度重视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目前,浙江建立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率先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闲置农房激活等经验做法,保障了农民的基本权益,助力乡村要素的市场化以及农民财产权利实现。

3.坚持政府创造环境、农民创造财富,提升服务效能发展效率

聚焦民本、尊重民创、保护民有、善用民营、实现民享。浙江率先停征农业税,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近年来,推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全面促进乡村振兴。“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了“三农”领域各项改革,数字化改革正在赋能政府高效能服务,优良的营商环境激发广大农民创新创业的活力。

4.坚持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高素质提升,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浙江在“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战略指引下,做强做精做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的变革。加强农村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广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和“第一书记”制度。推出本省户籍就读农林类专业大中专免学费政策,将体制内农业高级职称向农民开放。乡村干部素质水平的提高、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壮大,支持了浙江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5.坚持扶贫攻坚的山与海双边合作、农户与集体双向发力,推动共富共享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多年来,山海协作工程成效明显。先后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持续提升城乡低保水平,实现县域范围内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浙江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启示

浙江农业农村改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系统地回答了农村改革的宗旨、改革方略、改革路径、改革方法、改革推进机制等重要问题,为全国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以农民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宗旨。通过实施一系列农业农村改革来解放农民、赋权农民、转化农民、提升农民、发展农民、富裕农民,回应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增长了农民利益和权益,提升了农民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

二是坚持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改革方略。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城乡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等系列改革,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性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才、资本、技术、文化等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

三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和与时俱进的改革路径。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届接着一届干。同时,在继承发扬原有改革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迭代升级。

四是坚持群众路线与上下联动的改革方法。在贯彻中央精神的前提下,积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基层干部的创造力,推动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农民所盼、民心所向。

五是坚持高位推动、高效协同、点面结合、多元合力的改革推进机制。坚持高位推动突破启点,在“千万工程”、“三位一体”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重大农村改革创新上,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启动、亲自推。坚持部门协同聚焦痛点,通过协调小组和“专班”工作机制,取得协同高效效果。坚持以点带面瞄准重点,充分发挥改革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坚持多元力量撬动支点,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农民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合力共同撬动农村改革发展。

【作者:赵兴泉,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明进、潘伟光分别为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员、执行副院长】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赵兴泉 汪明进 潘伟光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