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求职的旺季,对于求职者来说,一份精准的简历必不可少。不过,“简历优化”也成了一门有些跑偏的生意。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简历优化”服务存在弄虚作假、泄露个人隐私等问题。
简历是对求职者工作经验、能力的介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但拙于表达,往往就错过了一些机会。再加上很多工作岗位动辄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应聘,要让自己的简历吸引招聘者注意,可能也得让简历更有个性和特色。这么看来,对求职简历进行一定程度的“包装”,能让求职者更加准确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也有部分合理性。
但是现在的很多“简历优化”服务,已经越跑越偏。从媒体的调查来看,“简历优化”往往成了“简历注水”“简历造假”,很多求职者明明没有某些工作经历,但“优化”后的简历都写上了这些根本不存在的经验成绩。校园经历、实习经历和资格证书是“简历优化”的主要内容。
简历“优化”成“造假”,给各方都带来伤害。虚构工作经验,增加了招聘单位甄别核实的难度,提高了招聘成本。就算求职者侥幸蒙混过关,如果进入岗位后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能力,那也相当尴尬和难熬。更何况,现在一些“优化”后的简历,虚构了部分资质证书,商家的这种做法已经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等违法行为。求职者如果用这样的“优化简历”去应聘,要是被用人单位察觉,那就不仅仅是诚信与否的问题了,很可能也触犯了法律,将会成为人生中难以消除的污点。
我们建设诚信社会,不能让简历造假之风横行。如果大量求职者的简历都浮夸乃至造假,招聘单位只能对所有求职者的能力都打个问号,这对求职者也极为不利。如果对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任由这种风气蔓延到社会的其余领域,将会降低社会的整体诚信程度。因此,简历造假,不只是职场不能容忍,全社会都应该对这种行为说不。
遏制简历造假,一方面要强化各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不让造假行为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简历造假中存在伪造公章、证书等行为,已经超越了道德范畴,涉嫌触犯法律。对于冲撞法律红线的行为,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简历造假绝不可取,不过,求职者的“优化”需求,也给各高校提了个醒,有必要加强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不仅要讲解就业形势和职场需求,更应该落实到简历制作这样的细节上。就业服务更接地气一些,毕业生也会更放松一些,不至于走简历造假这样的偏门。
名曰“优化”,实则造假,这样的求职风气当刹。求职者也应该意识到,不论简历如何精美,真正决定职业发展的,还是自身能力。拿着浮夸甚至虚假的简历去应聘,早晚要“露马脚”。“优化”简历,不如优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