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财富蛋糕”怎么分? “高质量”的底气在哪里? 如何“长个头、长块头”?来听专家解读“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这9个字
发布时间:2021-06-26 08:45:00

迈入第二个百年之际,浙江领了一张金字招牌、一份政治责任,那就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杭州是浙江人均GDP最高的城市,这也是杭州带头响应的底气与实力。

杭州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昨天,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的新目标,这里面,看到了“核心城区”与“九大星城”的各自侧重,看到了共同富裕的基础是高质量发展,看到了共富裕的目标是促进区域共富、城乡共富、群体共富、精神共富、协作地区共富。

杭州擘画的这幅蓝图有根有干、有枝有叶,那对于杭城老百姓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我们采访了三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深入解读杭州的新目标,梳理杭城未来发展的脉络。

“财富蛋糕”怎么分?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郭占恒:

做好“民呼我为”,在老百姓需要的地方化身“暖男”

杭州提出共同富裕,发起了一场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社会变革。从“富裕”迈向“共同富裕”,杭州不仅要做大“财富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分?

既然共同富裕是缩小差距,那么就先重点看看杭州的不平衡在哪里。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郭占恒说,前段时间,杭州刚完成了一轮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城区过大过小的问题,但是全市“东强西弱”的格局仍旧存在。

“西部地区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产业,新的工业园区、成熟的双创园区没必要都集中在主城区,随着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应该逐步往杭州西面延伸。”例如富阳、临安都具有比较广阔的产业空间和发展腹地,适合承接产业的溢出效应。“西部有市场,主城区敞开怀抱,理应让两边进行优势互补,共享公共服务配套。”

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到西部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打造优质的分校、分院等;就医、打疫苗等民生服务互联互通,将高质量的文化资源输出到西部地区,让“富脑袋”有所着落……

另外,在“东强西弱”的格局下,杭州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个别区县市成了“净流出地区”。

共同富裕也包含群体共富,对此,杭州应该怎么做?

郭占恒说:“在杭州,不同地区的工资收入与消费水平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必过于追求人为缩小收入差距,鼓励欠发达地区较快发展起来才是根本。”

他建议,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鼓励支持欠发达地区较快发展,通过减轻土地税收、改善营商环境等红利,激发地区活力,吸引人去创业创新。“否则,哪怕体制内的工资提高了,企业经营压力还是很大的话,那企业职工的工资也难以上涨。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家的意愿,才能助益居民增收。”

这次,杭州基于全新的格局“分发蛋糕”,有何机遇与挑战?

郭占恒说:“杭州拥有创业创新的沃土,这是杭州走共富之路的机遇,因为共同富裕首先要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杭州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次区划调整进一步缓解了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对于外来人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人才蜂拥而至,一起创造富裕的条件。”

挑战也是有的。他觉得,现阶段,杭州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是比较鲜明的。

“打个比方,国家开放了三孩政策,苏州提出将在全市开设1183个‘家门口的暑托班’,帮助解决双职工家庭无人照看孩子的实际困难,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杭州也已经在全会上提出构建生得起、养得好的育儿友好环境,但其他还有大量工作可做。”

郭占恒说:“共富裕涉及民生方方面面,蛋糕分得好不好,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所以杭州应顺应‘民呼我为’的趋势,在老百姓有切实需求的地方,化身有想法、有行动的‘暖男’。”

“高质量”的底气在哪里?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

三次分配一个都不能落下

高质量应该如何实现?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从收入分配的三个环节进行了阐释。

初次分配,经济上要做大做强。共同富裕首先要富裕,除了经济总量外,杭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应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这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去年,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6万美元,而杭州市达到了1.6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11万元)。国务院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人均GDP至少需要达到3万美元。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杭州市的GDP要实现翻一番。

同时,快速提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62000多元,农村居民约32000元,城乡一平均,超过5万元,这与初步发达国家的3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约20万元)还有较大差距。

差距该如何缩小?杨建华提出,让中等收入人群成为社会主体。

浙江省有个小目标,到2025年形成橄榄形的收入结构,这意味着中等收入居民比例达到45%左右。

为了实现以上几个目标,需要有具体的举措。

拿农民收入举例,如果让农民这些中低收入人群进入中等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的比例就会提高。

如何快速提升农民收入?杨建华指出,可以将承包地、宅基地、闲置房利用起来,比如让城里人下乡养老,租赁闲置房等。同时,给予农民更加自由的创业政策,“什么不准什么不准”的制度应该少一点,鼓励农民开辟更多的致富之道。

再分配,社会保障应该更加完善。浙江省有41万农民因病致贫,要加大救助力度、扩大报销比例等,让更多人有能力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次分配,社会慈善应该做大做强。让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更及时的救助。

“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下,杭州的基础很好,经济总量、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应该努力成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

如何“长个头、长块头”?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省规划学会城市开发委秘书长李明超:

杭州“圈粉”能力会越来越强

在中国城市发展极化效应越发突出的战略格局下,对于杭州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省规划学会城市开发委秘书长李明超指出,首先要练好内功,继续提高城市能级,量质并举,实现“争先进位”至关重要。

根据“七普”人口数据,全国已有18座城市人口超过了1000万,上海、北京、成都、重庆这4座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有志于成为中国第十座国家中心城市的杭州还需要长个头、长块头。在城市人口规模、建成区面积、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杭州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要强化内引外联,在市域“一核九星”的新格局下,发挥杭州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优势,找准主城、副城、新城、组团、片区等不同空间区域的功能载体;同时,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需要继续扮演好全省龙头、引领、示范、领跑的创新者角色,带动省内的宁波、温州、金义都市圈等其他三大都市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架构下,杭州在做好杭嘉一体化、杭绍一体化、杭衢一体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厘清若干主要的省际发展廊道,比如依托杭甬双城经济圈的杭甬发展廊道、G60科创大走廊(沪杭-杭金)、宁杭发展廊道、合杭发展廊道,构建区域协作新格局。

三要用好大事件的乘数效应,总结G20杭州峰会的成功经验,围绕明年杭州将要举办的亚运会做好城市功能补短板的文章,进一步强化航空、铁路、水运、公路等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提升城市的集聚、辐射、扩散能力。在物流方面,强化中心节点和门户枢纽城市的定位。

四要提升科创产业特色,发挥好杭州“创业创新城市”的优势,在新经济、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科技产业方面做好引领创新,吸引人才来杭发展。

五要强化高水平的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离不开高水平的治理。杭州作为一座品质之城和数智之城,在治理体系的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成效的优化上,都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大杭州之“大”,在于格局之大、胸怀之大、气魄之大。从单核型城市到多中心城市,从组团型网络化大都市进阶成跨市域、跨省域的杭州都市圈,杭州的辐射面在不断扩大,地位在不断抬升。

接下来,大杭州要在杭州都市圈规划确立的目标、定位和路径指引下,加快空间格局由市区向市域、市域向都市区、都市圈转变。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凌姝文 见习记者 韩晨柯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