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民呼我为”主题活动,推出“十大平台听民意”,杭州之声《民情热线》跻身其中,作为栏目主持人也是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践行“民呼我为”,《民情热线》要做的就是“我为民呼”,向党和政府传达“民呼”这个“第一信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认识新闻的作用,要看到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民情热线》开播17年来,秉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让重大决策部署家喻户晓、让群众关注话题得到及时回应、让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让复杂社会舆情得到有效引导,立足民生,为民解忧,服务大局,成为党和政府集纳民意的有效平台,在广大市民中间赢得了口碑和信任。接下来,《民情热线》将突出“正作风、促民生”主线,在邀请一把手走进演播室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节目进企业、进社区的活动内容,不断创新热线播出形式,使节目更加贴近基层、关注民生、服务企业。
我为民呼,要早呼、快呼,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急难愁盼。5月26日下午,《民情热线》“听众群”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上午节目中投诉消防通道被占,现在消防部门已经在拖车了。”原来,当天上午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做客《民情热线》,家住浅草名苑小区的听众反映,小区内私家车停放混乱,消防通道更是常年被占用,曾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过很多次,一直没有改观。节目后,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对小区乱停放的车辆进行拖离,消防通道终于畅通,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民呼我为”的速度。
我为民呼,作为新闻工作者,“呼”就是“为”,要真抓实干求实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监督不打盹,永远在路上。新闻监督的责任就是监督、推动有关部门把一件件民实事“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对各种不作为、不担当的问题就是要眼里不揉沙子、鸡蛋里不许掺进骨头。2015年,杭州之声以舆论监督节目《第一调查》为平台,推出“问河长,河道情况知多少”新闻行动,两周时间里,7路记者走访42条河道,采访38位乡镇级河长、15位区级河长,整组调查有力地履行了媒体的舆论监督之职,有效推动“河长制”落实和“五水共治”工作进展。如今,六年过去了,最近又有市民反映,部分河长告示牌上公示的信息更新不及时,有的河长已经调离甚至去世,但名字依旧挂在公示牌上。在《民情热线》节目推动下,各城区将结合此次区划调整,对公示牌进行全面更新。
民呼我为,要想为敢为,更要勤为善为;我为民呼,要想呼敢呼,更要勤呼善呼。《民情热线》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要求我们既要苦民所苦、急民所急,又要力求冷静客观、实事求是,不逞一时意气、不为表象所惑,善于深挖细掘,善用学者、专家的力量,同时还要有排忧解纷的能力。我为民呼,最重要的是用心、用情、用力——始终把“人民”二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