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作为《四川日报》记者,随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考察浙江。踏上这片土地,感受到浙江人民的友善热情,感受到浙江经济的蓬勃活力,触动良多。
徜徉于美丽的西子湖畔,一览烟雨江南盛景时,我想到了一个个浙川历史上的人物和佳话。比如,苏东坡生于四川,他在西湖边的苏堤刻下印记。而浙江人陆游则在成都吟出“二十里中香不断”的名句。可见,浙川交流源远流长。
现实看,浙川合作,堪称典范。1996年,国家启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当时浙江就对口帮扶四川省南充、广元两市。“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浙江更是举全省之力援建青川县。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2018年启动,浙江9市56县结对帮扶四川11市40县(市、区)。截至2020年,这40个县(市、区)已全部脱贫摘帽。在四川贫困地区,提到浙江,很多干部群众都要加上“亲人”二字。这背后,是两地跨山越海的兄弟情谊,是经风历雨后的合作信念。
随团采访的两天时间内,我们先后去了杭州和宁波两座城市,参观点一个接着一个、推介会一场接着一场。两省党委、政府的高端擘画、精诚对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浙川新时代东西部协作再添一把火。
我眼中的浙川合作,潜力巨大。看国家战略。浙江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处于重要位置。四川则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交汇的重要节点,可以说浙川两省合作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现实要求。
看合作空间。5月19日,四川产业合作(浙江)投资推介会在杭州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党政代表团配套举办活动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投资促进活动,吸引了浙江民企的“半壁江山”。为何浙商如此青睐四川?有企业家这样解读:“一方面,四川制造业的家底可以对在川投资提供产业链支撑;另一方面,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东部地区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时候把成功的案例复制到四川。”
我眼中的浙川合作,前景光明。5月19日,浙川两省签署《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框架协议》。这份框架协议不仅着眼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在科技创新、互联互通、绿色发展、运输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这些合作中,有一条内容格外引起我的注意。那就是浙川将在物流领域开展合作,推动构建连接日韩与欧洲的“蓉甬+蓉欧”国际中转大通道。
铺开世界地图,你就会发现这样的合作何其宏伟。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世界最大,而成都则是西向开放通往亚欧大陆腹地的桥头堡。打通宁波与成都的运输通道,利用蓉甬海铁班列衔接“一带”与“一路”的桥梁作用,可以实现内陆沿海双向贯通、联动发展,让客户享受更低物流成本、更快通道服务。目前,这条跨越亚欧大陆、联通日韩与欧洲的新国际大通道已在搭建中。
相信,浙川合作一定会像这条国际大通道一样越走越宽。当然,这一切不会轻松自然达成,需要两地共同携手,付出艰苦努力。 【作者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