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张萍:“这才是孩子们该有的尖叫”
发布时间:2021-05-19 09:50:50

一支“水火箭”,沸腾了整个操场,也在舆论圈持续沸腾——最近,浙江安吉一所小学的科学老师王印带着学生做水火箭发射实验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网友纷纷点赞这位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种子的“神仙老师”,各大媒体这几天也先后进行了报道。

众多的评论当中有一条意味深长地写道——“这才是孩子们该有的尖叫”,得到了共鸣。视频中的孩子们沉浸在科学实验带来的紧张刺激中,体验着探索创造的乐趣,求知欲得到满足释放的多巴胺冲破喉咙,化成尖叫,令屏幕外的成年人都感到振奋。大家立刻想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登陆火星时,控制室里同样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少年强则中国强,明日的工程师、科学家,或许就在这群尖叫的孩子们中间。

那什么又是孩子们“不该有的尖叫”呢?其实还真不少见。比如,沉迷于游戏“氪金”,无心学习还动不动对着屏幕大吼;或痴迷于饭圈文化,满世界追星冲着“爱豆”尖叫等。孩子们这些所谓的不良爱好,让一些家长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但是说白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是需要抢占的阵地,有营养、有趣味的东西不出现在他们的“菜单”里,浅薄的娱乐产品等文化垃圾就会乘虚而入。

建筑大师梁思成就曾鼓励学生们“要玩,不要当书呆子”,他认为学建筑的人要多玩多见识,并拿自己年轻时在体育、文艺方面的经历举例。“运动队的人设计体育场的跑道就不会忽视跑道的弯道坡度和冲刺后的缓冲道,合唱团的人设计音乐堂就不会忽视后排观众席的音响质量,他们的设计观念和毫无文体兴趣的人的深度不同”。也就是说用玩中的“尖叫”让知识得到活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不是割裂学和玩。就像王印老师所说科学知识不是死记硬背,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喜欢科学、学会创造。通往知识殿堂的道路上,兴趣就是最好的领路人。

创造“该有的尖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教育者用心经营。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照本宣科是简单的,难的是用心投入。一项课堂上的科学实验尽管没有高精尖的科技创新,可要成功也并不简单,需要经历不断失败重来。王印老师的办公室里就有七八个失败的作品,这里面一定有他超出课堂要求的用心和付出,当然,这门课程的设计本身也包含了良苦用心。我想这也足以打动家长们,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具有这种吸引力,放弃一些简单刻板粗糙的说教,因势利导,用兴趣来引导孩子们正确的人生方向,把梦想的种子植入他们心里。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萍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