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
人口红利作为经济学常用术语,指一个国家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其对于生产领域、消费和储蓄的影响不可小觑。这些年,这一词汇之所以为普通公众熟稔,很大程度上来自人们切身感受和体会——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领跑全世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开放地区转移;近年来每年千余万人的新增城镇就业,都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这次人口普查之前,有关“人口红利消失”一说一度甚嚣尘上。“人口红利继续存在”——这一建立在普查数据之上的论断,无疑是对此的有力厘定。从数字看,相比10年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这当然是不争事实。但换一个视角,少儿人口比重回升,证明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人力资源仍然充沛;人口平均年龄38.8岁,依然“年富力强”,中国仍然是第一人口大国,所谓“人口红利消失”等说法,并没有坚实基础
与其片面把“劳动年龄人口递减”跟“人口红利消失”画等号,不如放大视角,更多从“人才红利”、“新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看问题。不妨回想,曾几何时,当我们的生育率达到高峰,却并非最是民富国强时。而当下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迅猛发展,仅靠所谓“人口红利”保持“世界工厂”地位,恐怕也不现实。为今之计,惟有让中国“制造”向“智造”不断递进嬗变,实施产业升级、腾笼换鸟,以此来倒逼改革,才能在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释放巨大机会窗口的同时,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相比十年前,这一次普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那就是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教育和培训的进一步普及,提升的是人口素质,激发的必定是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与能力。
客观看待人口红利,当然也要直面人口老龄化加深这个巨大现实。抓住一“老”一“小”,作出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一方面,加快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加速对延迟退休作出制度性安排,努力提升和扩大服务供给,激发生育意愿等。另一方面,着眼补齐短板,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包容普惠,共享发展。比如,这一次人口普查中,有接近5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状态,较十年前增长近90%,这其中,“打工”一族占了极大比重。也因此,必须建立包容性强、更全面持续的人口政策,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人户分离状况难以享受公共服务资源局面,减少他们不敢生不愿生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