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农历牛年即将到来时再次强调“三牛”精神,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扬“三牛”精神,立意高远、意味深长。
“三牛”精神的生成逻辑
“三牛”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牛是对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在中国文化中,牛代表着忠诚、憨厚、勤劳、奋进和献身等精神,牛文化自古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中对牛每日不停辛勤劳作的景象的勾画,到“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中对耕牛日夜不停的耕作的感触,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从不吝惜对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的赞美。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孺子牛”便是来自于《左传》中齐景公让孺子骑牛的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牛文化与牛的精神的丰富内涵为“三牛”精神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三牛”精神源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源于伟大实践。以“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为主要内容的“三牛”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卓越实践的精神写照。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牛”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新表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赋予牛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无产阶级独有的精神特质,成为“三牛”精神生成的生动实践来源。
“三牛”精神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判断。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在这样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强调“三牛”精神,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新时代的奋斗号令,以此激荡起团结劳动、勇于创新、开创新局的磅礴力量。
“三牛”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三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最新总结和凝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了新的精神动力。
弘扬“三牛”精神有助于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做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始终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三牛”精神,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党员要心系人民冷暖,脚踏实地为民奋斗,坚持不懈用实际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弘扬“三牛”精神有助于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三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其中蕴含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内涵,是我国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精神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意味着,要在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大力弘扬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做新时代的“拓荒牛”。弘扬“三牛”精神,为我国在新起点上以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必将推动新时代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弘扬“三牛”精神有助于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障。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2021年,我们面临着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等诸多挑战,要以“老黄牛”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地推进下去。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