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杭州院士说】这位杭州人在地里干了三十多年农活,种出了全国最好的大米品种,他的愿望是让国人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更安全
发布时间:2021-04-27 14:31:57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安全,特别是口粮的安全。

这位扎根田地,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胡培松院士,不仅要让我们国家口粮安全,还要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更安全。

▲胡培松院士专访

做农业要情怀,年轻人要静心

大多数人的周末是轻松闲适的,对胡培松而言却是一个奢侈的想法。连续几个月周末无休,这样的忙碌,他已习以为常。胡培松的周末,一直连轴转地带学生、开会。

胡培松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首诗一直勉励着胡培松——几十年埋头做农业,是一件辛苦的、需要情怀加持的事情。

“像双季早稻选种季节,就是一年中最苦最累的时候。七八月的高温,早上6点起床就到地里,干两个小时的活,上来吃个早饭,已经全身湿透,换好衣服又下地去了,等再上来的时候,刚才的湿衣服已经被电风扇吹干了,又可以重新穿上……”胡培松说。

白天忙完了,晚上还要继续趴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但是,当研究成果最终出来时,当磨米机里亮晶晶的米粒出来时,想到农民的粮食能因此卖个好价钱,胡培松还是很开心的,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

胡培松感慨:“做农业很辛苦,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爱农、学农。”他从老一辈水稻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想对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说,要静得下心,懂得取舍,把研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杭州将依靠科技创新走得更远

胡培松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然后留在杭州,一直从事水稻育种研究。

“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非常适宜创业,适宜生活。”风景优美是杭州的天然优势,这几年,杭州城市不仅变得越来越美,而且也越来越自信,城市魅力大大提升。

在胡培松眼里,杭州的农村甚至比城市还漂亮。“现在的美丽乡村建设得非常好,就拿我的老家桐庐来说,还是全国最佳旅游点之一,老百姓经济收入也很好。”

这些年,杭州在创新引领上所作的努力,让胡培松称道不已。“杭州是一个资源不多的城市,必须要靠科技创新。西湖大学引进了一批顶尖的科学家,进行前沿研究。西湖、良渚、之江、湖畔实验室四个顶级实验室的建设,看到了杭州在科技创新上的决心和勇气。”

胡培松透露,一个高性能综合性的省级农业实验室正在筹划中。“科技创新,是杭州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产大米已经不输泰国香米、日本粳米

胡培松在桐庐农村长大,从小学开始,就下地干农活,和土地、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

长大后他投身农业,对粮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国家的一号文件,就是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的问题。”籼稻约占我国水稻面积的68%和总产的65%,稳定籼稻生产是确保“口粮”安全的基础。但品质差是籼稻生产中最突出问题。

胡培松长期开展籼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并取得系列原创成果,为我国籼稻品质遗传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粮食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品质好的粮食主要依靠进口。胡培松主持的第一个国家育种攻关课题——一级籼型香稻品种培育正是为了解决当时国内高端优质米的消费需求问题。

2009年,“籼型系列优质香稻品种选育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可以与泰国香米相媲美的优质稻米。

“以前我们觉得泰国的香米、日本的大米好吃,做测评时也会把国产大米和日本、泰国的大米作对比。”

胡培松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培育的水稻品种,口感、产量都可以和国外的大米相媲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更健康的大米。

胡培松说,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一些功能性水稻品种的研发,比如专门针对糖尿病人、心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等的大米品种。

“现代农业要求优质、绿色和品牌化,要让大家不仅吃得好,吃得安全,还要吃得有个性。”

杭州市委网信办、杭州市科协

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杭州日报

联合出品


来源:杭+新闻   作者:文字整理 边晓丹 陈栋 视频 刘斌兵 廉笑尘 司春华 后期 刘鹏 俞磊 平面 张妍 叶丛   编辑:陈俊男
杭州有理、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