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李攀:阅读,“悦”自刻苦来
发布时间:2021-04-23 11:25:28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打开社交媒体,我们总不免看到诸多广告推介:比如,15秒钟速览一篇文章,5分钟读完一本书。值得肯定的是,这种快餐式阅读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但是,笔者以为,并非所有的阅读都该如此,更不能因此觉得读书就该是轻轻松松的事。

实际上,读书往往是一件苦差事。我们时常强调“悦读”,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享受读书,从读书中获得营养和乐趣,并不是说读书很轻松,丝毫不费功夫。古人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今人虽大可不必如此,但某些情况下,读书不仅需要时间,还是对脑力和毅力的考验。

最近刊载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披露了习近平读书的一些细节。他到陕北梁家河村插队时就带了两箱子书,劳动一天,别人都睡了,他还点着煤油灯苦读。在《之江新语》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指出,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读书作出了榜样。

有人曾经指出,要想读书有所进益,就应该读那些难啃的书,而不是尽读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书。多读一些系统化的经典,多探索一些未知领域,真正理解、消化,才能让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古人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读书,能帮我们“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想要研究文学,就不能不精读一些优秀作品;想要写一篇好论文,就不能不耐心做文献综览……更不用说,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还有一个漫长过程。

读书固然无定法,有人喜欢“红袖添香”时读,有人偏爱“雪夜关门”时读,有人则觉得“马桶时间”最有效。不管怎样,我们倡导“悦读”,不仅既要体验读书之快乐,从书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更要坚持不懈,坐得住冷板凳,克服读书的苦和累。时至今日,国内出版业蓬勃发展,各类新媒体读物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我们不妨多读一些“硬核”的书籍,拿出“硬核”的努力,培养一种“硬核”的阅读。

由此联想到,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各地开展。学党史就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读好《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教材,切不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下一番功夫,费一番心思,才能真正理解这些书的深刻内涵。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李攀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