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宪法光芒耀前路 ——寻访毛泽东在杭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发布时间:2021-04-08 11:11:45

杭州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坐落着一幢青砖叠砌的历史建筑。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这里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这部初稿有个浪漫的名字——“西湖稿”,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正式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著名法学家许崇德的一段话,或许可以为“五四宪法”到今天还闪烁光芒作注脚——1954年宪法以崭新的内容、崭新的风貌屹立于中国宪法史上。它无疑是耸立在中国历史上区分两种截然不同宪法的分水岭。站在岭巅前顾后盼,但见旧宪法犹如泥沙堵塞的涓细浊流;而前望新宪法,则似同清澈江涛,浩浩荡荡。

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就在起草小组当年办公的北山街84号的30号楼二层小楼内,开设了全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西子湖畔,宪法生辉。中国宪法史上已留存下几分西湖的茶烟日色,也让这片江南山水多了一段关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的渔樵夜话。

红色档案

治国,须有一部大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纪元。

1953年12月24日下午4时,一趟专列从北京启程前往杭州。火车上,毛泽东主席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抵杭后,毛泽东和部分随行人员住在刘庄1号楼;每天下午3时,毛泽东会从刘庄出发,来到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平房里办公。

在西湖边的日子里,毛泽东和起草小组一头钻进了宪法堆里,阅读钻研各国宪法,认真开展学习讨论。考虑到起草宪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因此毛泽东到杭州后还给中央发了一份电报,开列了中外各类宪法的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中央委员等阅读。

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研究旧中国宪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制定出适合新中国国情的新宪法来。这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的起草,其视野和方法既是世界的,也是历史的。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搞的宪法,要从中国现在的实际出发,“以事实为根据,不能凭空臆造”。在浙江省档案馆收藏的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所编的《毛泽东与浙江》一书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回忆:“1954年1月9日,宪法起草正式开始。每天15时,毛泽东便会来到北山街84号30号楼,常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

宪法是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五四宪法”起草中,毛泽东非常注重条文的简明,草案共106条。起草中,毛泽东对草案的每一部分内容反复进行研究和论证,许多条款是他亲自起草的。

“五四宪法”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武装斗争取得全国政权以后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宪法,起草过程非常科学、严谨。往往是杭州起草好一个稿子,就派交通员送到北京。北京方面立即安排讨论,把讨论后的修改意见反馈到杭州,杭州再根据意见加以修改,修改后的稿子再送北京。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展出的多份电报复印件就是最好的见证。

超1.5亿人的全民大讨论

“这一宪法的产生过程,也说明了它深刻的民主性。”李济深的这句话体现了“五四宪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民主。

1954年3月23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会后,全国政协和各省区市党政机关、军队领导机关,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地方组织共8000多人参与了讨论,历时两个多月,提出各种修改意见5900多条。

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提出了“搞宪法是搞科学”这一著名论断。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决议》。宪法草案公布后,全国各界超1.5亿人参加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历时近三个月,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宪法内容日臻完善。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共有包括工农兵商学等人士在内的各界代表1226人。9月20日这一天注定将被载入史册——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的职能、公民享有的广泛民主权利及应尽的义务等。

毛泽东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红色寻访

“报喜信儿”

——一篇满分作文

1197名代表,1197张同意票。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全票同意的结果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了纪念这一盛事,当年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叫“宪法”,一时之间,“李宪法”“王宪法”遍及大江南北。

2019年5月,位于杭州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挂号信。这封来信看似普通,它的寄信人却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诞生。

写信人是韩山,信中寄来了3张泛黄的稿纸。稿纸上是一篇作文,标题是“报喜信儿”,作文上还有老师红色的批改意见,老师给作文打了满分5分。

韩山回忆,他这一生经历了中国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而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那时他初二,15岁,正是最热血、最意气风发的年纪。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1954年9月20日,刚打过第二节晚自习的上课铃不久,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做功课。忽然,播音机里传来了声音:‘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宪法刚才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听到这个消息,教室里顿时一片欢腾。学校决定同学们可以到街上游行庆祝。”韩山说,那样的场景他永远不会忘记——校旗和几十面彩旗在灯光下飘动。一出校门,口号声就在队伍中炸响开来,大家热切地呼喊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大家都在为伟大的宪法欢呼,为全国人民的大喜事欢呼,更为自己能生长在这伟大的祖国而欢呼!正如作文中写到的那样:“欢乐传遍了每一个街巷——不,是传遍了整个北京,传遍了全中国!”

韩山说,他们这一代人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见证者,见证了祖国的日益强大,见证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逐渐形成,见证了一个法治中国的诞生!

“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无法想象,60多年前,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公布的时候,北京的校园里和大街小巷是怎样一种欢庆的场景。”“90后”的陈列馆讲解员沈双汇说,这封来信,已成为陈列馆里一件重要展品,向人们讲述着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记忆,“西子湖畔、北山街旁,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陈列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宪法精神,用踏实的行动,推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断前行。”

制度自信

——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精神是国家的精神,宪法力量是民族的力量。

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祖强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开始对人民民主政权的总章程进行过谋划设计。其中,代表性制度文献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我们党在局部地区开展的依宪执政实践与探索,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宪法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王祖强说。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构建了新中国宪法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王祖强看来,“五四宪法”是一部承前启后、具有基石意义的宪法,“‘五四宪法’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崭新历史,在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合法性,确认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宣告了人民权利受到宪法保障的事实,其精神延续至今。在中国宪法发展史乃至世界宪法发展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

今天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有北山街和栖霞岭两个馆区。北山街馆区重点讲好“五四宪法”故事,让当年制定宪法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活起来;栖霞岭馆区重点讲好现行宪法故事,通过《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展览等,讲清楚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等问题,让观众对宪法的基本内容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才具有持久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实践探索与光辉历程就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王祖强说,依宪执政是中国社会一百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坚定宪法自信,就是要对宪法确认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充满自信。

薪火相传

——宪法就在你我身边

走进陈列馆内,可见起草宪法的历史图片、报刊资料、文书档案。在这些泛黄的图文档案前,人们驻足、细看、议论,那些有关新中国首部宪法的岁月记忆被重新唤醒,鲜活如新。“西湖稿”从构想到成稿的77个日夜,依然历历在目;背后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处处显现。

“我国现行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是对五四宪法的继承、坚持、完善和发展。”“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副馆长王永翔说,挖掘其所蕴含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价值,对于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积极搭建宪法宣誓和宣讲“两个平台”,从2018年起,陈列馆还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宪法微课堂”,注重讲学互动,弘扬宪法精神。同时,积极拓展线上阵地,探索“智慧陈列馆”建设,打造24小时不闭馆的线上宪法宣传教育阵地。到2020年底,陈列馆累计接待观众126.6万人次,提供宣教讲解7200多场次,共组织宪法宣誓活动1740余批次,5.9万余人参加。线上各类活动参与人次达104.5万人次。

作为陈列馆的普法志愿者,今年62岁的董加生对于陈列馆中的文物故事如数家珍,“宪法不是束之高阁的资料内容,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老师’与‘朋友’,宪法就在你我身边,我们志愿者过来讲解就是要告诉游客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

在观众留言本上,有许多这样的留言:“宪法支撑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保障着我们的基本权利,陪伴着我们出生、成长和老去。我们要维护它,实践它,运用它。”还有人留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今天,在少年的心中撒下维护宪法、实践宪法的正义种子;明天,在中国的土地上将盛开更加公平正义的全球一流的宪治之花。”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五四宪法”的制定已成为历史,但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永无止境、永远不会停歇。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莉娜 审核 英昌东   编辑:张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