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爱物,是人类必须做的大事。从天而降的雨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甘霖,万物都离不开它,没有不爱它护它的理由。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3月22日开始的这一周,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主题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杭州各地开展了“珍爱水资源,共创节水城”“走遍美丽杭州,驻足绿色河道”“节水、爱水、护水”等诸多主题活动;第三届浙江省亲水节暨世界水日主题活动也于昨日在嘉兴举办,“共护幸福水”。
这天的《杭州日报》头版报道了西湖西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十多年间,西湖西溪以治水为突破口,持续开展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科学配水、生物治理以及降氮‘减脂’、引水‘活血’等措施,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成为杭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样板。”
绿水青山,山水相依,好山好水,美美一体。“治水”是个“牛鼻子”,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生态,都离不开“好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好水”是纽带。
自然之水要成为“好水”,自来之水更要成为“好水”。唯有“好水”,才能成为“节水、爱水、护水”的对象。城市公共供水系统需要不断地提升、优化。这天新华社报道说,“我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惊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水量近百亿吨。这大体相当于700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有些县城供水100吨,漏掉30吨。”漏水那么多,显然和“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要求不符合。不再让“700个西湖”漏掉,是全国性的公共供水管网优化提升的使命,杭州也不例外。这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更多的科技融入,需要科技化、智能化、智慧化、创新化的管理和改进。
任何的用水,都涉及“源”和“流”。水源的保护,也就是水环境的保护,这本身就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既要保护水的“源”,又要保护水的“流”,仅仅重视一头是不够的。城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雨洪内涝、水生态安全等问题,都需要综合解决。
在此基础上,今后三方面的工作需要持续推进:“节约水”的环保、“放心水”的基础、“直饮水”的提升。
“节约水”是环境保护之必须。节水优先,在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市节水三大领域,前两者容易出成绩,后者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再让“700个西湖”漏掉,同时家庭节水和防漏水也应提上议事日程。
“放心水”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个安全必须是全域的,局部出事也不行;而且必须是持续的,不可中断的。
“直饮水”的升级换代,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标准供水,供“好水”,是市政供水行业长期追求的目标。广州、深圳等地的管道直饮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该行业在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基于直饮水目标的供水水质提升,应该成为一种战略安排,发达地区更应走在前面。
上善若水。不能因为一杯水被弄脏了,就说水是脏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好好的水,是纽带,更是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