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成为我省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代表:
让居家养老
服务更智慧
曾在民政系统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十分关注养老问题。“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发展社区养老”……翻阅政府工作报告,她在“养老”相关表述上仔细做了标记。
“在杭州,有九成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罗卫红代表告诉记者,杭州是国内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杭州老年人口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叠加”现象,养老需求多元与供给方式单一的矛盾日益凸显。而令她欣慰的是,这几年,杭州利用“数字治理第一城”信息化优势,大力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让居家养老难题有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罗卫红代表举例说,上城区推出“家庭养老床位”,借助智能床垫24小时感应老人呼吸、体动、离床等数据信息,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享受专业康复服务;拱墅区创新独居老人智能预警监测系统,可通过分析老人用水用电数据辨别是否出现异常,并及时提醒助老员上门查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罗卫红代表对此深表赞同。“一方面,我们要加快推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另一方面,也应注意智慧养老产品的易操作性和实用性。”她建议,在产品功能设计上,尽量让老人用起来方便且有效。此外,还要为不会使用新产品的老人留出人工服务通道,以照顾到各类老年人群体。
(本报记者 黄珍珍)
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钟海燕代表:
构建严密的
扶弱纾困网络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来自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钟海燕,读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表述,内心深有感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生活有保障,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钟海燕代表表示,作为浙江的山区县和唯一的民族自治县,景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守住民生底线,全力纾困扶弱、富民增收。
目前,景宁已实现困难群众社会保险兜底保障全覆盖,并针对困难群众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实行困难对象“建档立卡”规范化管理和动态调整;为脱贫群众购买“脱贫保”“防贫保”,有效防止群众因病返贫、因灾返贫。根据山区县外出创业务工人口多的实际,景宁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群体开展创新服务、强化保障,如实施“真情暖万家·关爱365”行动计划,构建普惠型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体系等。
钟海燕代表说,山区县更要自觉扛起建设“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加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要聚焦产业发展扶弱,打造更加高效集约的“景宁600”生态精品农业,做大生态工业,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聚焦强化保障扶弱,通过数字赋能,提高救助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农村金融扶弱工程,推动兜底型救助拓展为发展型帮扶等,构建更加严密的扶弱纾困制度网络。
(本报记者 戴睿云)
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代表:
加快打造
“健康服务共同体”
在迈向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上,如何实现“病有所医”的民生期待?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以治病为中心”的理念已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翻看政府工作报告,葛明华代表发现,“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等,已成为今年增进民生福祉的重点工作内容。
当前,浙江正努力打造公共卫生最安全省份之一。葛明华代表认为,公立医院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应积极投身到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去,针对疫情期间凸显的短板,加大力度标准化建设发热门诊,有效落实发热病人管理、强化转化研究能力;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
基层,是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葛明华代表看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县域医共体建设,应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让城乡医疗资源更均衡;同时,相关部门、医学院校应该继续加大基层医学人才培养力度,特别要用好县域医共体内部人才能上能下的机制,持续不断补齐基层人才不足的短板,让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葛明华代表呼吁,要加快构建“健康服务共同体”,充分整合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能,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一体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实现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双向发力。
(本报记者 陈宁)
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忠莲代表:
期待城乡
发展更均衡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近年来,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在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城乡差距不断拉近。全国人大代表、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党总支副书记周忠莲一直身处农村基层,对这些变化感同身受。
“这几年,我们桐庐的变化很大。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桐庐正式迈入高铁时代,交通十分便捷;在相对前沿的新基建领域,我们正通过加快建设覆盖5G基站等工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如今在农村能享受到的服务,和城市越来越接近了。”周忠莲代表说。
谈到目前还存在的短板,周忠莲代表表示,当前依然存在社会保障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她在调研时发现,村民对于社会保障问题尤为关注。
“我上门调研时村民总是问,能不能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尤其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周忠莲代表说。
周忠莲代表建议,通过制度调整和体制改革,逐步消除制约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对城乡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统一筹划,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报记者 陈佳莹)
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代表:
用技能
敲开就业之门
“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促进就业方面着墨颇多。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教师杨金龙在会前针对就业问题,走访调研汽车等制造业企业,发现结构性就业矛盾正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
“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是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有效办法。例如我们学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通常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抢订’。”杨金龙代表说。
杨金龙代表建议,政府要引导各地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制定特色培训内容,补贴激励企业以工代训、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切实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用技能敲开就业大门;同时还要加大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浙江,外卖小哥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快递小哥获评高层次人才,都是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有力证明。”杨金龙代表说,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迅速发展,快递、外卖、网约车等灵活就业模式,成为稳就业的重要载体,期待今后出台更多保障措施,推动新兴职业健康蓬勃发展;运用就业专项补助等资金和政策手段,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广开就业门路,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本报记者 蒋欣如)
省知联会会长杜卫委员:
重视净化
基础教育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引发普遍关注。其中,全国政协委员、省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杜卫关心的是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和基础教育环境净化问题。
“基础教育具有鲜明的公益性质,最应体现均衡、公平、公正,这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成效。”杜卫委员说,要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应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
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从多方面下功夫。针对加快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杜卫委员认为,近年来乡村学校基础设施有很大改善,但师资依然薄弱。建议完善相关补贴等政策,显著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针对如何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杜卫委员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为随迁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共享优质的成长环境。
杜卫委员说,当前基础教育最让人担忧之处,是校外培训机构和项目大量出现且良莠不齐,基本上以“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的方式追求盈利。这样的课外学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很大负担,并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造成一定程度冲击。基础教育不能成为资本逐利的竞技场,否则就是对国家未来的损毁。他建议要重视净化基础教育环境,加强对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各类教育机构的设置审批和经营监管,确保国家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政策落实。
(本报记者 曾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