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徐迅雷:“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 时代与人并肩向上
发布时间:2021-02-03 12:06:05

春节,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就定好的假期。因为亲情,回家是本能;因为疫情,留下是责任。

此刻,2021春运进行时。一张11年前的“春运母亲”的照片,再次刷屏。那是2010年1月30日,春运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的照片:一位年轻的母亲匆忙赶车,肩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她左手提着一个破了个大洞的背包几乎拖地,而挂在胸前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温暖而整洁。母亲面色红润,眼神坚韧,屈身抬头前行……

这些年来,不少母亲与小孩的旅途照片感人至深,比如还有一张是母亲带小伢儿吃方便面,孩子张嘴迎接的情景,让人过目难忘。新华社记者历经11年找寻,终于找到了压弯腰的那位“春运母亲”,她叫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不是她“大隐隐于山林”、“世无遗草能真隐,山有名花转不孤”,而是大凉山真的太偏僻了。如今周科终于与她再次相遇,拍下她如花的笑靥。

贫困会限制一个人对富裕的想象力,但富裕也会限制一个人对贫困的想象力。这里是大凉山,遥想当年,桃园村位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苦日子并非巴木玉布木一家。她曾在土坯房住了30年,“不变的是漏雨的土坯房”,那时家里没通电,漆黑的雨夜,“夫妻俩就在屋里摸来摸去,凭着感觉找漏点接雨水”。村里土地贫瘠,她家有6亩旱地,祖上一直以种植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每年的收成勉强维持一家人填饱肚子。

2009年,二女儿出生,没念过一天书、更不会讲普通话的巴木玉布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山去打工!她打工搬砖,“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她以如山的肩膀,扛起一家老小。

经历艰难困苦的人生,一如经历风霜的种子,有两种方式:腐烂或者新生。巴木玉布木怀抱中的二女儿,回家后不到半年就因病去世。现在的她,依然养育了4个孩子。是“精准扶贫”帮助了她家: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后来又增加到15亩,年收入也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成功实现脱贫,家里也盖起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楼房……巴木玉布木说,“无论是生活的贫困,还是遭遇的不幸,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过去8年,我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要知道,许多国家的总人口都不到1亿。公益性的资助只能救一时,而扶贫做好了,才能真正让一个家庭、一个地方摆脱贫困。

扶贫需要政府的力量,扶贫更需要民间的力量、企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农村脱贫,一定要跟城市、跟市场发生“链接”。电商拼多多,注重农产品的销售,助力大凉山95后空姐何爽返乡卖石榴,生意做得大,果农受益多;云南大理的大山深处有个千年历史的诺邓村,所产诺邓火腿可谓是“中国的西班牙火腿”,味道绝佳,拼多多帮扶诺邓火腿走出深山,畅销中国,成为一个经典案例……扶贫是为了立业,农村农业当然也是可以立起来的业。巴木玉布木家种的烟叶,虽然不直接通过电商销售,但内在道理一样。

不仅要“物质扶贫”,而且还要“精神补白”——巴木玉布木的坚韧坚强,恰是对所有人的“精神补白”和“意志补钙”。

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