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开启“十四五” 高水平推进“数智杭州”建设
发布时间:2021-01-19 16:47:06

制图 王璟

2020年12月15日,杭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绘就了杭州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意味着,杭州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十四五时间”。会议提出,紧紧围绕“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发展导向,持续推进“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打下坚实基础。日前,杭州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市社科院组织了理论笔会,许多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如何高水平推进“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让“数智杭州”成为“宜居天堂”

邱佳睿 陆文荣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全新历史阶段,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并突破传统时空限制,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现实社会形态、空间生态和生活状态。与汽油通过内燃机产生热能驱使汽车移动相似的是,推动这些变化的是一个可以成为“数能”的事物,它以人类智能为前提,以电脑计算和网络连接为基础。在“数能”出现之前,人类智能起到了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若可将人类智能简称为“人智”的话,作为其升级版的“数能”亦可称为“数智”,它们的特征都在于以智为能,即呈现能量,转为能源。

“数智”释放的能量已经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其释放的热量已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等领域,但是,就在我们享受着“数智”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捷的同时,“数智”与“人智”的冲突也在不断地突显。

前几个月,《人物》杂志的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发舆论关注。文章描述了一众外卖骑手在大数据算法系统中艰难“求生”的故事。除此之外,文章还写道,秉持“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大数据系统算法也成了商家、外卖骑手和顾客之前矛盾冲突的催化剂:因为出餐问题,骑手和店员的矛盾仍频频发生;越来越快的送餐速度,评价体系的完全倾斜,导致顾客们在系统的宠溺下,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一名老人冒雨现金交医保却被告知不收现金,只能手机支付……当这些事情纷至沓来的时候,我们不禁开始反思:我们怎么才能让“数智”像“人智”那样思考?“数智”究竟该怎样才能反映人的需求?

这次全会给了我们答案。全会强调建设“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如果“数智”是这座城市未来的基本特征,那么“宜居”便是这座城市未来的应有之义。打造宜居城市,“数智”归根结底是该行动的重要手段,而其精神内核,便是“以人为本”。“宜居”算不算?居民说了算!将“数智”运用到打造宜居城市过程中,无疑会优化治理资源,提升治理绩效,但难免会产生数字崇拜,从而产生依赖性,硬化治理弹性,降低城市自身的“温度”。

因而,需要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温情,增强治理弹性。也就是说,除了利用“数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还要加入“人智”的人性化,做到人文与技术的融合,破除算法困局,倡导有温度的人文关怀。一方面,全会指出,要拓展数字化生活场景应用,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全民数字教育培训,完善托底公共服务,积极消除“数字鸿沟”,加快形成共建“数字社会”、共享“数字红利”的良好氛围,培养并驯服“数智”。另一方面,全会也指出,要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和人文文化的建设,这是培养并弘扬“人智”的做法。注重以文化人、以文铸城、以文惠民和以文兴业,精心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创新文化,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用“数智”来提升城市的效度,用人文文化来培养城市的温度,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数智”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如钱江大潮,滚滚向前,而杭州这座城市顺应并利用了这股潮头,欣欣向荣。但是在顺潮流而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我们城市的定力,而这股定力,便是“以人为本”。“数智”时代的发展,也要彰显人文情怀,在大时代中展现城市的温度。

(邱佳睿,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陆文荣,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数智: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张丙宣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宜居天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目标。数字技术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数智的内涵丰富,其核心是数字技术推动商业模式、政府治理、社会运行和城市治理的变革,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推动变革的过程是具有赋权属性的数字技术进入社会领域,被组织、制度吸纳,被社会接受,表达组织和制度的价值、理念,也是数字技术推动组织流程、结构、价值的变革,改变既有的规则的过程。表达制度只是数智化的一部分,只有在表达制度的基础上,推动了组织和制度的变革,让制度更有包容性和活力,数智才能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

表达制度是数字技术的首要功能。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试图运用数字技术模拟企业和政府的运作机制,形成数字化组织形式或数字制度模块,表达组织和制度的价值、架构与功能,解决它们面临的特定问题。数字技术表达制度,往往通过监管与服务两种方式进行。监管与服务是城市治理的两个重要维度,数字赋能城市治理也在这两个维度上进行。为解决城市的道路拥堵问题,城市大脑通过探头等各类传感器感知、扫描和监管城市,优化停车泊位等稀缺资源的配置,服务群众出行需求,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

数字技术不断推动城市治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在特定的组织和制度情境中,多种数字创新形式的叠加组合,会产生新的角色、结构、实践、价值和信念的综合效应,这种效应不断补充、改变甚至取代现有组织、制度内的规则,推动制度变迁。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绝不只是再造数字孪生城市,而是推动办事流程的优化和治理体制的改革,推动城市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实现城市的革命性重塑,再造一个新希望的空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未来的数智城市和数智生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秉持都市统筹的全周期管理理念,通过数字赋能,从顶层设计到激活社区神经末梢,把城市结构的全要素和运行的全过程整合起来,把多部门多领域的碎片化的服务环节整合起来,开展全链条治理。二是拓宽数智的边界,从传统狭义上平安建设拓宽到新时代的总体安全和民生服务,从侧重监管到监管与服务并重,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数智应该充分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民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构建全域数字基础设施体系,让城市发展更有后劲。无论是治理的广度与治理的深度,数智都需要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构建全域数字基础设施,需要在都市甚至是都市圈层面,统筹规划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四是开展数字化改革,让城市更有活力。城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战场,应该推动城市的数字化改革,打通数据平台,防范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展重构式创新、系统性协同和革命性重塑,推动全域多领域多部门业务与流程的精准高效协同,让城市服务更高效。五是营造数智创新生态圈,激活社会活力。警惕以数字技术替代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现象,坚持共生共赢的治理理念,以数智激活社会机制、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激活城市的整体创新活力和能力。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加强数据共享 提升城市大脑治理能力

邱幼云 陶俊

城市大脑是杭州的首创,在交通治堵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被联合国写入城市治堵案例。据统计,全国有30多个城市学习或者复制应用城市大脑“杭州模式”。

城市大脑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通过基层调研走访和应用体验调查,发觉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其中重点是“数据共享的不足”。大脑中枢目前是城市级数据交换协议的架构,实现了市行政区域内各业务自建协同的数据协同和业务协同,但是涉及国家垂直管理系统的数据协同则碰到刚性障碍。一是制度性障碍。比如公安、统计、税务、教育等部门,业务数据一直是遵循“上解”制度,但却没有“下行”规范,市域城市大脑场景运用离不开这些垂管系统数据协同。二是技术性障碍。城市大脑是市域层面统筹建设的系统工程,与区和部门业务系统之前自建系统存在“兼容”技术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技术迭代,推进单位内部和外部系统的整合。三是理念性障碍。仍有少数部门对城市大脑的数字治理理念认识不足,对城市大脑中枢数据协同、业务协同的运行机制理解不深,常把数据共享与数据开放混淆,担心造成不可知、不可控的风险,引责上身。鉴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垂管部门开放标准接口(API),解决国家垂管系统数据共享问题。2020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会议审核并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要坚持统筹协调、应用牵引、安全可控、依法依规,以业务协同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全面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安全制度体系、管理体系、技术防护体系,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推动数据共享对接更加精准顺畅,提升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水平。”鉴于此,建议以先行试点的方式率先试点开放标准数据接口,满足省市城市大脑做深做优城市大脑场景深度协同的数据支撑需求。对于开放接口涉及的管理和维护产生的成本问题,建议需求单位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平衡数据收集整理方与需求使用方之间的“权责”问题。

二、加大投入对异构数据进行改造,解决统建系统与自建系统的兼容问题。部门自建系统是部门基于自身业务,为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满足市民需求而先行、自行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具有贴近实际、管理维护成本低、用户黏合性高等特点,部分自建系统由于成绩突出,甚至跨业务部门代建,沉淀、存储有多部门的核心业务数据。但“各自为战”的业务信息系统,也具有标准不统一、数据结构各异、系统整合数据流通难的缺点,面临省或市“整体智治”统建要求,这些自建系统要么面临重复建设、要么面临弃旧用新重头来过的尴尬局面。建议省市统建牵头部门,摸排分析各自建系统的用户量、活跃度、服务效能,结合统建规划,综合评估系统“去留”或者整合成本,保留业务量大、用户接受度高、数据沉淀量大的自建系统,加大投入改造,解决统建系统与优质自建系统的兼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或者浪费,提高数据协同度。

三、推广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数据共享中权责不等造成的“不愿共享”“不敢共享”问题。数据在网络中流通具有天然隐匿性的特点,对于涉及自然人、法人、企业等关键敏感信息来说,这种隐匿性流通具有较大的社会风险。对于收集存储此类信息的源头政府部门来说(中心责任部门),一方面负有不可推脱的公民和企业隐私保护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负有不可避免的数据共享的“义务”,这种两难处境造成职能部门从自身责任及社会风险的角度出发,更倾向于审慎对待数据进一步共享开发问题。区块链作为一种成熟的去中心化、网络健壮、安全可信的技术,通过建立共识机制解决数据流通环节中各参与者的信任问题,给数据流通的每道环节打上不可更改的时间戳、“经手戳”,实现数据点对点传输过程中“权责”对等问题,可以很好地解决政务数据“不愿、不敢”共享难题。建议基于联盟链的方式,借助已经成规模的国家政务外网,构建不同层级的区块链结构,打通政务数据共享流通中信任和风险追溯问题。

(邱幼云,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社工系主任,副教授;陶俊,杭州市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