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杭州有理
文明杭城何以常建常新?经典品牌迭代 创新亮点迭出
发布时间:2020-12-07 10:10:00

浙江日报讯 建成“孝心车位”2700多个、选树2.5万余位“最美人物”、92.73万名志愿者入驻“文明帮帮码”……冬意渐浓的杭城,一股股文明力量传递着温暖和美好。日前,杭州再度捧回“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实现“四连冠”。

“创城”不易,“守城”更难。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杭州怎样让“文明暖城”常建常新?作为“最美现象”发源地,杭州推动最美人物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让文明温度深入千家万户;同时,随着城市面貌革新、群众需求变化,杭州持续聚焦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创新载体办实事、解难题,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针对子女看望老人遇到小区车位紧张等难题,2017年以来,杭州在全市范围内创新推出“孝心车位”。“以前孩子回家找车位是件难事,自从有了‘孝心车位’,他们回来方便多了。”上城区南星街道白塔人家小区居民潘彩仙说。老人高兴了,子女也深有感触:“约好时间就有免费车位,这样的贴心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有500多个社区建设了2700多个“孝心车位”。

“下一站,五四宪法馆。”环西湖道路上,鲜艳的红色公交车在绿荫里穿梭,这是杭州在2019年创新开通的全国首条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公交专线,以“最美浙江人”展示馆(浙江展览馆)为起始点,专线串联起环湖10个红色景点和展馆。“这条线串联着城市的红色文化基因,乘坐专线的游客参观完景点后常常深受触动。”从乘客的言谈中,专线驾驶员安巧云体会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辆公交车就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移动宣讲站,引导市民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文物史迹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将爱国主义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钮俊说。据悉,专线开通以来,日均乘客已达3000余人次。

新的文明坐标“润物细无声”,而经典品牌亦在不断迭代升级。在文一西路,斑马线前覆盖机动车道的黄色网格线引人注目。推行10余年来,“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杭州司机的共识。2019年6月,余杭区公安交管部门试点推出省内首条“大礼让”斑马线,通过设置5米宽的黄色网格线,让行人过马路时再添一份“安全感”。

正在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杭州,文明创建同样插上了数字“翅膀”。志愿服务实时开展,志愿者实时参与,“随手做志愿”成为现实,今年4月起推行的“文明帮帮码”,正在成为杭州人参与志愿服务的首选数字平台。“扫码第一天我就加入了电动车出行文明劝导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是实现公益梦的第一步。”家住西湖区三墩镇的李先生说。目前,“文明帮帮码”共入驻志愿服务团队9016支,发布志愿服务活动5.26万次。

当市民用微小暖意汇聚城市大爱,杭州也在用善意和温暖回馈着他们。12月3日,来杭务工的湖南人向达勇正式在杭州落户,这位冬日下河救人的邮政投递员,成为全省首位因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而落户的人员。“多年来杭州一直不遗余力地为文明创建营造良好氛围,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开始,杭州褒奖了2.5万余位‘最美人物’,希望通过他们的善举倡导大家见贤思齐、崇德向善。”钮俊表示,向达勇的落户,是杭州用机制体制保障文明创建的缩影。据悉,明年杭州还将对《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进行修订,扬优势强弱项,为文明风景线再添亮丽一笔。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张梦月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