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缪承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他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杭州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三大遗产赋予了杭州多彩而深厚的韵味。可以说,在杭州,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化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始终注重历史文脉的保护和传承,在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的综保工程中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系列实践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社会发展共荣共生的“杭州模式”,对于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重实践,开启世界遗产免费开放的“西湖模式”
从2002年起,杭州启动了连续十年的西湖综保工程,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传承历史,突出文化;以民为本,还湖于民”的原则,着力保护环境和改善西湖水质,挖掘展示历史文化内涵,控制建筑总量和人口数量,提升原住民生活质量。经过十年实践,恢复和修缮了历史文化景点180多处,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拆除违法及有碍观瞻建筑58.5万平方米,外迁单位265家、住家2791户,景区人口减少7000多人;新增公共绿地100余万平方米;完成西湖疏浚工程以及引配水工程,西湖平均水深从1.65米增加到2.5米,水质极大改善;充分挖掘西湖的历史人文史迹,恢复与整治180多个景区(点),使西湖的景点格局更为完善。通过综合治理,最大化、最优化实现了西湖风景资源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西湖综保工程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国内、国际大奖。
在“以民为本、还湖于民”的理念指导下,自2002年以来,环湖公园景点和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西湖景区成为我国第一个不收门票的5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国内“风景资源回归大众”的典范。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西湖俨然成为公众的大客厅,杭州市民、中外游客都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这不仅体现了对公众文化权利的尊重,也为杭州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申遗的目的是为了给后代更好地保存人类文明的硕果,在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不盲从“申遗经济热”,而是公开做出了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等承诺,真正做到了坚持遗产免费开放、与民共享的保护理念。
西湖免费开放的18年来,景区游客接待量从原有的200多万人次增加到了2850多万人次,西湖免费开放成为了杭州旅游业的导流入口。2002年杭州市的旅游总人数为2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94亿元。到了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达到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36亿元,已经是2002年的14倍多。杭州不受限于景区营收的小算盘,而是注重城市发展的大算盘,将景区变为城市产业链中的一粒纽扣,打造出“西湖模式”景区经营新理念,走出了一条旅游与城市共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考察时指出,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杭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西溪湿地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以“双西合璧、精彩蝶变”为目标,高水平打造城市最强功能、最靓名片、最美窗口。今年6月24日,杭州正式启动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按照“一个机构统筹、一个政策管理、一个标准保护、一个公司运营”的原则,由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统一行使西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体化保护管理等职能,并组建西湖西溪旅游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0月29日,杭州发布了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成果,从即日起绿堤景区对市民游客免票开放,西溪免票开放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增加到5.79平方公里,可免票进入的环西溪绿道由原来的6公里,增加到9.2公里,湿地公园进一步成为了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不断探索,打造活态遗产保护利用的“运河样板”
杭州地处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也是浙东运河的发端,大运河杭州段橫跨七个行政区域,总长共计110余公里,遗产点包括11个点段,遗产要素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运河作为一处活态大型线性遗产,至今仍发挥交通航运、水利行洪、旅游景观等功能,是杭州的“城之命脉”。
为保护运河,从2002年开始,杭州连续10年实施运河综保工程。按照“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民为本、综合整治”原则,通过实施水体治理、路网建设、景观整治、文化旅游、民居建设五大工程,全面提升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功能,先后完成运河系列景观的保护和恢复,极大地修复了人文生态,改善了运河自然人文生态环境和两岸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大运河申遗作出了积极贡献。以运河综保为契机,运河杭州段留存的大量工业遗产建筑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开辟了博物馆、建立创意产业园,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品牌,使工业遗产实现凤凰涅槃再利用。2006年12月3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考察运河综保工程时,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突出了还河于民、造福于民的要求”。
随着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运河遗产提出了更高的保护管理要求。为协调大运河沿线地区的保护与开发,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流域发展的关系,杭州市制定出台《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为大运河沿线27个遗产城市中首个地方性运河保护条例,为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基于有效保护杭州大运河突出普遍价值及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的现实需要,在全面深入研究评估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遗产区、缓冲区的分类、分段、分级管理要求,明确了遗产区、缓冲区具体的保护管理规定、规划措施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要求,切实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今,运河已经成为了杭州城市的“金名片”,成为了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了“人民的运河”。
当前,杭州正在积极推动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着力打造体现中华特色、主题明确、内涵清晰的公众文化标志。同时运河二通道工程也在加快建设,实施该项目既能构建高等级航道网、发展绿色综合交通,也是加强运河文化保护的客观需要。项目建成后,杭州市区古运河段货运功能将外移至运河二通道,只保留交通和旅游的客运功能,加上古运河两岸生态环境的打造提升,使得古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河、景观河、文化河。
深入思考,做好保护融入社会发展的“良渚答卷”
杭州良渚遗址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1996年,良渚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做好良渚遗址的保护工作,杭州市设立高规格保护机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专门的地方性保护法规《杭州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建成良渚博物院,将“文物本体保护好,周边环境整治好,经济社会发展好,人民生活改善好”作为目标追求。在良渚大遗址综保工程中,我们高度关注保护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原住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性,让良渚原住民成为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既立足遗址本体的保护,又大力营造遗址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走出了一条科学保护、持续利用、民生和谐的新路子。
一是注重学术研究。以考古学为先导的学术研究是大遗址保护的基础和灵魂,通过深耕文明,建立了“一体两翼”、立体交叉的良渚学研究大格局。良渚遗址六次获得“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一次获得“世界考古十大发现”,《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等研究课题均有了可喜收获,为良渚遗址保护和遗产价值提炼提供了翔实资料。
二是注重机制创新。杭州市和余杭区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总计1000余万元,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大遗址保护补偿机制,对因文物保护受到损失的农民、村集体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补偿。同时,通过对遗址区内相关村、社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实绩量化考核,采取“以奖代补”、转移支付的方式拨付资金,支持他们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改善,激发遗址保护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三是注重综合保护。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面积达110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实施二期工程,努力实现从“国家遗址公园”向“国家文化公园”的转变。自2019年7月8日有限开园以来,共接待访客50余万人次。通过建设良渚文化艺术走廊,把良渚遗址打造成“中华文明朝圣地、中华文化新名片”。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把良渚博物院打造成杭州城市地标性建筑和重要旅游景点。
通过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发展,杭州把大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统一起来,与城乡建设和环境改善统一起来,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统一起来,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多赢”。
今后,杭州将继续秉持“保护第一、综合整治、以人为本、惠及民生”的理念,厚植杭州世界遗产群落文化品牌,让“重要窗口”更富文化底蕴、彰显杭州特色。
(本文根据作者在2020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市长论坛上所作的主旨报告整理,有删节)